近來,圍繞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系統,東北亞地區上演了激烈的政治博弈。薩德系統是美國導彈防御局和美國陸軍隸下的陸基戰區反導系統。反導作戰被稱為茫茫太空中“子彈打子彈”。其技術之難主要有如下幾點:應對多目標難識別真假彈頭難、系統配合難及應對多種突防措施難。
國防科技大學軍事訓練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海明教授表示:無論是美國的陸基反導系統和海基反導系統,都離不開高效精確的天基偵察監視系統支援。
近年來,美軍為提升空間態勢感知能力,先后實施了多個空間監視研發項目,如空間監視望遠鏡項目、新型“太空籬笆”系統、天基空間監視衛星、“地球同步軌道太空態勢感知計劃”衛星項目、“空間目標跟蹤”項目等。
“天基太空監視系統”衛星在軌飛行示意圖
2016年10月18日,美軍空間監視望遠鏡(SST)完成最終測試,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將之正是移交給空軍航天司令部,計劃部署到澳大利亞,將有效提升美軍對亞太地區的空間態勢感知能力。
作為中高軌空間目標監視的重要手段,空間監視望遠鏡具有大視域、靈敏度高、快速靈活等多個技術優勢,關鍵支撐技術是光學系統設計與加工、曲面CCD探測器和望遠鏡裝調與校準。一旦在澳大利亞部署空間監視望遠鏡之后,美軍將可有效提升地球同步軌道區域目標觀測能力,有效改善對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上空的空間態勢感知能力,特別是在加快反應速度,提高對小目標的探測、識別能力和空域監視能力等方面,將會有較大的提升,未來空間對抗中的近實時態勢感知能力將得到加強。
S波段“空間籬笆”雷達掃描示意圖
此次即將部署的空間監視望遠鏡(SST),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2002年立項支持研發的,旨在改善美軍地基中高軌探測監視能力的不足。2007年,美國空軍戰爭學院戰略與技術中心提出了2020年前美軍空間態勢感知能力建設構想,其中包括研制并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夏威夷、西班牙、印度洋迭戈加西亞島,澳大利亞哈羅德·霍爾特等全球5地部署5套空間監視望遠鏡。2008年,空間監視望遠鏡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開建,2013年,美國空軍在白沙導彈靶場對空間監視望遠鏡進行了試驗鑒定。201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和空軍等機構聯合對空間望遠鏡進行了技術升級,初步形成了作戰能力。未來,空間監視望遠鏡將作為美國空軍空間監視網的一個重要設施,為美軍提供空間態勢感知支援。
美軍地基“太空監視望遠鏡”
作為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與空軍航天司令部聯合研發的“改變游戲規則”的空間態勢感知項目,美軍在空間監視望遠鏡(SST)項目上已投入了一億多美元的資金,致力于增強對空間弱小目標探測能力的提升,這折射出美軍對在空間態勢感知領域保持領先優勢的意圖十分強烈。(光明網記者 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