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網消息,南海艦隊航空兵某飛行團牢記強軍目標,圍繞能打仗、打勝仗,不斷向訓練極限發起沖擊,率先完成多種型號水雷和導彈實彈射擊,鍛造成海空前哨一支重要的空中打擊力量。
隨著塔臺指揮員起飛命令的下達,多架攜帶某新型導彈的“飛豹”戰機騰空而起。這是一次多兵種實彈射擊演練,戰機編隊一進入航線,就遭遇復雜氣象和電磁干擾,戰機群靈活采取多種方式突擊,成功逼近目標海域,精確命中目標,取得了一次性進入攻擊航線、一次性截獲目標、極限距離命中的好成績。
這個飛行團裝備的全部是國產“飛豹”戰機,能夠隱蔽出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為求戰斗力最大值,飛行團以突防突擊為突破口展開探索。在一次海上突防訓練中,機群戰術展開,漸次從數千米上空急速下降,直撲海面,機群幾乎掠著浪尖飛行。
突防訓練緊張進行,突然,地面指揮所接到多批次外機抵進我領空偵察的通報,塔臺指揮員立即命令正在訓練的戰機前出攔截。編隊戰機立即拉升高度,按規定進行有效應對,幾個回合較量,我方戰機贏得了主動,成功驅離。在今年年度計劃中,全團官兵的訓練目標更加明確,力求把氣象飛到臨界、強度飛到飽和、低空飛到掠海、航程飛到最遠、戰機性能飛到極限。
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這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南海艦隊航空兵某飛行團,堅持戰訓一致原則,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堅持從難從嚴摔打實戰能力,牢牢抓住能打仗、打勝仗這個強軍之要。一切為了能打贏,南海艦隊航空兵某飛行團把使命貫穿平時,把理想融入藍天,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改革強軍的時代篇章。
裝備百科
殲轟-7(代號:JH-7,中國綽號:飛豹,外貿型號:FBC-1,北約代號:Flounder,譯文:比目魚),是中國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自行設計研制的雙發串列雙座超聲速殲擊轟炸機。由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172廠)與航空603研究所合作設計研制的中型殲擊轟炸機,主要用于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可進行超音速飛行。
殲轟7“飛豹”戰機低空掠過永興島
殲轟-7于1973年開始研發,至1988年首次試飛成功。1998年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上,該機首次公開亮相。隨后該機主要裝備中國海軍航空兵。
殲轟-7A在殲轟-7的基礎上,對氣動外形略做改進,采用新材料和裝備新雷達和航電系統,作戰效能有了大幅提升。殲轟-7A同步裝備海軍航空兵和空軍航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