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絲綢之路以駱駝和帆船聯通中西方。今天及未來,包括通用航空飛機在內的航空飛行器,將架起新時代的‘空中絲路’。”5月13日,在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于北京主辦的“一帶一路”通用航空產業國際論壇上,總經理譚瑞松這樣表示。

  每天,在全世界近300條航線上,穿梭著中國的“新舟60”系列飛機,遍布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四大洲18個國家。

  經過12年的不斷開拓,中國已向世界累積交付100多架“新舟”,飛行起落和飛行小時數雙雙超過30萬次(時)。

  “新舟60”,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通航標志產品,從最早的支線客運,到不斷繁衍的各類特種飛機,正成為飛翔在新絲路空中的百變神器。

  60,特種飛機之母

  4月27日,一架“新舟60”客機飛抵加德滿都特里布萬機場。這是中國按照協議向尼泊爾交付的首架國產飛機。

  “作為尼泊爾唯一的國有航空公司,我們28年來終于增添了一架新飛機。”尼泊爾航空公司總經理馬丹·卡爾激動地說。

  “新舟60”是什么類型的飛機?

  “新舟60”由中航工業集團研制,于1988年立項,2000年首飛。設計指標為五十至六十座級,雙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支線飛機,最大商載航程1110公里,最大巡航速度514公里/小時,是為800公里以下航程提供的支線民航飛機。

  資料顯示,“新舟60”是中國首次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國民航適航條例CCAR-25,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的支線飛機,大量采用集成國外技術成熟的部件。

  “在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可靠性、維護性等方面達到或接近世界同類飛機的水平,價格僅為國外同類飛機的2/3。”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飛公司網站這樣介紹“新舟60”。

  公開報道披露,自2005年將首批兩架交付給津巴布韋后,至今已12年。12年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以“新舟60”為平臺,繁衍出諸多特種飛機,各顯神通。

  “以‘新舟60’為母平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已經陸續研發出公務機、遙感機、增雨機、醫療救護機、‘新舟600’運輸機等特種飛機,以及正在研制的‘新舟700’飛機。”中航工業集團西安飛機公司副總工程師、“新舟60”增雨機總設計師呂景全說。

  增雨,令“天時”更順人心

  “新舟60”增雨機,正引起泰國農業部的關注,并已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進行多輪洽談。

  增雨,是“新舟60”飛機的百變本領之一,能令“天時”順人心。

  4月23日,河北省秦皇島市部分山村突發森林山火,態勢極其嚴峻。國家人影中心緊急要求“新舟60”增雨機迅速援助。

  4月24日1時48分,“新舟60”增雨機順利進入作業區域,其搭載的催化劑撒播系統,陸續將20根碘化銀焰條和188發焰彈催化劑發射到濃厚的云層中,增雨效果立顯,火情明顯得到控制。此次作業時長3小時28分,作業高度為4500—4800米。

  這只是“新舟60”增雨機近兩年的非凡表現之一。有如此神通,這個增雨機加裝了哪些高科技?

  “通過加裝大氣云粒子探測、作業播撒、空地信息傳輸等系統組成的高性能人工增雨作業裝備,可實現人工影響天氣,實現增雨、防雹、消云、消霧。”當然,令總設計師呂景全感受最深的還有“飛機氣動外形優化和作業設備智能化”。

  2012年,在“新舟60”飛機平臺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開始研制增雨飛機,揭開了新舟特種飛機的第一頁,讓“新舟60”在更寬廣的天地一顯身手。

  如今,“新舟60”增雨機以體量最大、功能系統最全,成為目前國內乃至世界的“獨一份”。

  高科技特種增雨飛機,讓“天時”更加順應人心。

  遙感,地球系統科研的平臺

  3月12日,西安閻良,“新舟60”又變出一個新花樣。

  當天,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共同研制的“新舟60”遙感飛機,機身外掛綜合型在西安閻良成功首飛。

  “這是新一代高性能航空遙感飛機平臺。”隨首飛現場技術員介紹,記者觀察到,這架在“新舟60”飛機基礎上研制的遙感機具有多種觀測窗口。

  記者從中航工業集團了解到,“新舟60”遙感飛機配備中國自主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即先進航空遙感系統。主要包括可見光、紅外、微波等多種遙感設備,并且滿足多種遙感設備安裝、工作等要求及多名操作人員工作空間的要求。

  “如果使用多架‘新舟60’遙感飛機,還可以完成多機聯合探測,獲得多平臺、多角度的最新遙感探測工作模式,還支持分布式衛星觀測。” 中國科學院一位專家說。

  新華社刊文評價:“本次首飛任務的順利完成,標志著遙感飛機的相關試飛工作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后續功能性的研發試飛和適航型號合格審定試飛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改進方向。”

  中航工業集團發布消息認為, “新舟60”遙感飛機是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強力平臺,可以驗證測試最新中國遙感信息科學與技術,促進我國遙感設備、遙感數據以及遙感應用的產業化。

  700,渦槳支線客機新秀

  5月14日,在古絲路起點西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飛公司舉行了一場“邀你看航空”開放日活動。在活動中,記者了解到,“新舟700”飛機已進入詳細設計階段,計劃于2018年總裝下線,2021年取得型號合格證,交付用戶。

  這一“新舟”家族最新成員、還處于研制中的“新舟700”飛機,于2015年8月即獲得11家客戶簽訂的185架訂單。

  “新舟700”飛機有什么特別?何以這么受歡迎?

  “‘新舟700’客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新研發的渦槳支線客機,其翼展27.9米,機長30.5米,高8.2米。最大起飛重量27.6噸,最大著陸重量27.4噸,最大航程達2700公里,可在任何海拔4000米以內的機場進行起降,這樣的指標可涵蓋世界上95%的機場。”總設計師董建鴻介紹說。

  資料顯示,定位于800公里以內中等運量市場的區域航空運輸業務,“新舟700”飛機適應短距頻繁起降,節能環保,快速巡航。

  讓航空公司感興趣的還有,除飛行性能優越外,“新舟700”飛機還一改以往中小型支線飛機座位不舒服,設備簡單的劣勢,提升乘客的乘機體驗將客艙設備智能化,讓客艙內設施和大型飛機的設施無差異,大型客機上擁有的娛樂設備等,“新舟700”的座椅也一一具備。

  目前,世界上主流渦槳支線客機生產商只有中國的新舟系列,以及加拿大龐巴迪和法國意大利合研的ATR機型。“此前,中國的渦槳支線飛機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不足,‘新舟700’的出現或可引發渦槳支線客機新一輪競爭。”董建鴻認為。

  期待“新舟700”,期待百變“新舟”在新絲路上“變”出更多新本領。(科技日報 矯陽)

“新舟60”:特種飛機之母

圖文簡介

“新舟60”,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通航標志產品,從最早的支線客運,到不斷繁衍的各類特種飛機,正成為飛翔在新絲路空中的百變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