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科幻影視作品中展望星際殖民已有多年,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 —— 宇宙射線可能對 DNA(以及人類的生殖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不過日本山梨大學早前發表的一篇新研究論文表明,我們或許高估了這樣的風險。 其將凍干鼠精子送上國際空間站整整 9 個月(零下 95 攝氏度保存),然后將之帶回地球并在室溫下解凍,最后與雌性實驗鼠的卵子受精。
結果是相當令人欣喜的,盡管其 DNA 確實顯示有所損傷,但后代小鼠的健康似乎毫無問題,且未影響它們的繁殖能力。
這項研究為很多設想打開了大門,包括在人類向其它星球進行星際殖民的時候,帶上許多種類的動物(以及植物的種子)。舉例說,如果人類在火星上開辟了新的棲息地,就可以適當地開展種植業和畜牧業。
有趣的是,科學家們還開了另一個腦洞,比如在月面下方建造一個精子樣本庫,以防其遭受地球上的潛在傷害。
[編譯自:B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