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吃貨問空間站里的火鍋問題,這個問題確實應當重視一下。畢竟在載人航天技術不斷穩固的環境下,在不遠的將來,非專業人士只要經過專業訓練,也是可以進入航天器的。

但是同時讓美食愛好者失望的一點是,這個火鍋受到的限制會比較多,而且肯定不會像地面上吃得那么舒坦。

首先,航天器內環境作為一個封閉的環境,直接導致產生任何氣味都能擴散到整個艙段。這里的氣味不僅僅指的是食材的氣味,也指的是人體產生的味道。如果吃下去的東西會讓你產生一些奇怪的味道的話,就很頭疼了。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辛辣的食物就只能很遺憾地再見了。(雖然不辣的火鍋似乎根本就不能叫火鍋)

其次,航天器基本都是需要直接暴露在失重環境下的,這也意味著食物的渣滓就會到處亂飛——在地面上清理面包渣都非常吃力,何況要去追逐到處亂飛的食物碎片呢?而且航天器里頭的空間十分有限,在一堆儀器里頭吃飯,一個不留神,就會導致這些碎片飛進儀器里頭。固體還好說,液體的話,直接燒個短路,死個機,就差不多可以打出GG了。這也是為什么航天食品基本上不會產生殘渣的原因。

這直接引發了一個核心問題:怎么吃。

火鍋這種東西,當然不是喝湯的,而是要把生食材添加入熱湯中煮熟,撈出來食用。由于這個過程中直接涉及到“從液體中取出固體”這個操作,還不能讓液體亂飛,在失重的條件下,也是頗為難辦的。

那么,就沒有辦法了嗎?

不要低估吃貨的能耐哦,當然有辦法了。航天食品中有一類是“復水食品”,就是往干燥的食品里頭加水,恢復到干燥前的風味。科學家們為了保障吃貨們的胃,也實在是煞費苦心呢。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將一些食材與調味料按照合理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話,利用這個方法,也可以弄出火鍋風味的食品。想吃的時候,只要加熱水就好了。雖然跟地面上吃火鍋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但也總算是能吃上了。

最后還是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航天員每日攝入的能量以及營養物質,是受到嚴格控制的。因此火鍋食品也不能例外。所以無肉不歡的朋友們,如果真想在天上吃火鍋的話,你們可能就要小小的失望一下了。

來源:科普中國融創合作 作者:長征⑨號

航天員如何在空間站吃一頓重慶火鍋?畫面太美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