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熱射病是奶牛在高熱、高濕的環境中發生的一種急性、快速致死性疾病,主要特征為呼吸急促、體溫升高、突然死亡。該病在高產奶牛群中容易集中發病,引起大批死亡。目前我國規模化奶牛場及散養戶大多引進外國品種,其中大部分為源自北歐的荷斯坦牛,該品種奶牛耐寒怕熱,外界環境高于27℃時極易發生熱射病。河北省大部分區域夏季高溫多雨,奶牛在悶熱、擁擠、通風不良的環境中,可使奶牛體溫過高、神經損傷從而發生熱射病。河北省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奶牛產業創新團隊建設項目奶牛疾病防控技術研發與示范(HBCT2013080204)崗位對引起奶牛熱射病的發生、疾病診斷與治療及預防措施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形成夏季奶牛熱射病的防控技術。 一、奶牛熱射病的發生原因 1.牛場設施不齊全引發熱射病。奶牛對溫度的適應范圍為0℃~20℃,夏季高溫高濕,如果牛場設施不齊全,極易引發熱射病。我國北方的牛舍基本上以橫向自然通風、大開窗形式為主,即使輔以普通風扇降溫,散熱效果也不明顯。牛舍通風不良,隔熱性能不好,無防暑降溫設施,加之飼養密度過大,很容易造成奶牛供氧不足,散熱困難而引發本病。候擠廳和擠奶廳常因沒有降溫設備或雖有相應設備但降溫效果欠佳,此處奶牛密度太大,在炎熱潮濕悶熱環境中等待擠奶而極易發生本病。 2.健康狀況不良引發熱射病。奶牛健康狀況不良或體質較差,在夏季易患熱射病。如過度肥胖、高產、母牛產后血鈣過低而癱瘓以及奶牛患呼吸道疾病時,于高溫、高濕環境及強烈日光照射下,都易引起熱射病的發生。 3.營養供給不充足引發熱射病。奶牛于21℃~32℃平均外界溫度環境中,溫度每升高1℃需要消耗3%的維持能量。在夏季高溫條件下,普通粗飼料適口性差,營養濃度低,在消化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更多的熱增耗,給奶牛帶來更多的散熱負擔而引發本病。另外,夏季奶牛飲水增多,30℃條件下飲水量較18℃時增加29%。若奶牛飲水不足,就難以維持正常的水鹽代謝。飼料中的鉀、鈉、鎂含量不能滿足夏季奶牛對電解質的需要,會導致機體物質代謝紊亂,進而發生本病。 二、熱射病的診斷 1.臨床診斷 該病一般發病快,病程短。病牛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雙眼凝視,瞳孔散大,結膜瘀血,鼻孔擴張,呼吸急促可達75次/分鐘以上,口角流出帶泡沫的唾液,心臟聽診,心音亢進,心跳加快達100次/分以上。初期病牛呈現短暫興奮,煩躁不安,進而有的病牛倒地,肌肉震顫,意識消失,痙攣抽搐。后期,對外界反應差,出現臥地呈昏睡狀態,呼吸微弱,體溫下降,心臟麻痹而死亡。奶牛的熱射病是因物理性原因引起奶牛體溫調節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該病一般發生在夏季持續高溫高濕天氣中,結合患牛所處環境是否擁擠、悶熱及是否出現呼吸加快、體溫過高、意識機能紊亂等癥狀,奶牛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即可初步確診。 2.鑒別診斷 熱射病與日射病都發生于夏季,日射病指奶牛在舍外受到炎熱太陽光的暴曬,導致奶牛腦及腦膜充血,顱內壓增高,引起中樞系統紊亂,新陳代謝異常導致自體中毒,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疾病。區別二者的關鍵在于熱射病由于奶牛在高溫高濕的環境引起的,多發生于奶牛擁擠的地方,如候擠廳和擠奶廳,而日射病多由于夏季奶牛在運動場上或露天牛舍直接暴曬引起的。 三、奶牛熱射病的治療 1.降低體溫。一旦確診,應立即采取降溫措施,將奶牛置于通風的環境中,用20℃~25℃的清水噴灑奶牛全身,以頭部和腰薦部為主。 2.補充水和電解質。5%葡萄糖鹽水500毫升、生理鹽水500毫升、10%氯化鉀注射液25~50毫升,5%碳酸氫鈉液500毫升,混合靜脈注射,每日2次,來補充體液電解質損失,糾正酸中毒。 3.緩解腦充血和腦瘀血。用500~1000毫升25%山梨醇溶液或20%甘露醇溶液,靜脈注射,每日2次。能夠利尿,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4.緩解休克和神經癥狀。3%過氧化氫300毫升、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一次緩慢靜脈注射,可搶救重度休克的奶牛,改善病牛血液循環,使血壓恢復正常;復方氯化鈉溶液2000毫升、維生素C注射液50毫升、“654-2”注射液(規格:1毫升/10毫克,主要成分氰溴酸山莨菪堿)20毫升,一次靜脈注射,每日2次,連用3天改善病牛機體組織代謝和心肌營養供給以緩解休克癥狀。安鈉咖20毫升(規格:每支0.25克/1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以緩解奶牛興奮躁動、行為紊亂等神經癥狀。 5.緩解肺水腫。頸靜脈放血,成年牛可放血2000毫升,犢牛或體質較差的牛可放血500~1000毫升,間隔2~3小時后靜脈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或林格式液。 6.恢復期治療。經治療患牛癥狀緩解后,可混合靜脈注射300~500毫升,10%氯化鈉溶液200~300毫升,5%氯化鈣溶液和20~30毫升,10%安鈉咖溶液(規格:0.25克/1毫升),每日1次,連用3天。同時灌服每日人工鹽300克,用于清理胃腸和改善水鹽代謝。 四、預防措施 1.改善牛舍環境預防奶牛熱射病。對于半封閉式牛舍應該打開門窗和防風簾,屋頂應安裝換氣扇和排氣天窗,增加通風。對于開放式牛舍,如果有條件,可以安裝通風設施或電風扇,每4~5頭牛設一個吊扇,可以使舍內溫度降低2℃~3℃,加快牛體散熱。安裝水霧噴淋設施,用涼水霧噴淋牛的頭部和胸部,用來降低牛體的溫度,使奶牛感到涼爽舒適,從而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 2.調整飼喂方式防止奶牛熱射病的發生。夜間溫度相對較低,增加飼喂量應在夜間進行。一般從20:00到次日早上8:00間,飼喂量可占整個日糧的60%~70%;飼喂方法上應當少喂、勤添;確保飼料的質量,提高奶牛每日的蛋白水平量,一般蛋白水平應達18%~20%;降低飼料中纖維含量,減少代謝產熱;添加脂肪性飼料,彌補能量損失和乳脂率下降;添加礦物質和維生素C、維生素E和維生素A等,日糧中添加1.5%鉀、0.6%鈉和0.35%鎂。 3.保證飲水充足。夏日奶牛水代謝強烈,皮膚蒸發量大,對水的需求量很高。當氣溫達到27℃時,奶牛每攝取1公斤的干物質需水5.1公斤,每產l公斤奶需水3公斤,因此,必須保證充足的飲水,保障奶牛正常生產,防止奶牛熱射病的發生。 4.加強衛生清潔管理。加強消毒,保證牛體和牛舍的環境衛生,每天刷拭牛體2次以上,每天清掃牛圈及環境,及時清除糞便污物,每周用2%的石灰水消毒1次。為防止蚊蠅騷擾,可用1%~1.5%敵百蟲藥液噴灑牛體及環境。加強日常的衛生清潔和消毒工作,防止奶牛熱射病的發生。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