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宰殺、清理→造型→油炸→煮制→真空包裝→殺菌→冷卻→產品 2、原輔材料:肉仔雞、食鹽、白砂糖、硝酸鈉、亞硝酸鈉、香辛料等。 參考配方:以100只雞為基準,肉桂90g、草果30g、砂仁15g、良姜90g、陳皮30g、丁香3g、豆蔻15g、白芷90g、食鹽2~3kg。 3、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 選擇健康無病6~24月齡、體重為1~1.25kg的雞,最好是雛雞和肥母雞。 (2)宰殺 宰殺前禁食12~24h,采用頸部宰殺法,刀口要小,充分放血后在64℃熱水中浸燙褪毛,在清水中洗凈細毛,搓掉表皮,使雞胴體潔白;在頸根部開一小口,取出嗉囔,排除口腔內污物;腹下開膛,將全部內臟掏出,用清水沖洗干凈,斬去雞爪、割去肛門,沖洗干凈。 (3)造型 道口燒雞有自己獨特的造型,將雞體腹部向上,用刀將肋骨切開,取一束適當長度的高粱稈撐開雞腹,兩側大腿插入腹下刀口內,兩翅交叉插入雞口腔內,使雞體成為兩頭尖的半圓造型,用清水洗凈吊掛瀝水。 (4)油炸 以飴糖或蜂蜜:水為3:7的比例配制成糖蜜水,均勻地涂抹雞體全身,晾干后放入150~180℃的植物油中,翻炸約1min,待雞體呈柿黃色時撈出。油炸溫度很重要,溫度達不到,雞體上色不好,溫度太高,易焦化,影響產品色澤與口感和風味。油炸時需注意不能破皮。 (5)煮制 將各種香辛料打料包后置于鍋底,然后將雞體整齊碼好,加入老鹵,老鹵不足時補充清水,使液面高出雞體表層2cm左右。若無老鹵,香辛料需加倍。鹵煮時,需保持雞浸沒于鹵液之下。沸騰后加入亞硝酸鹽,加入量需按亞硝酸鹽用量的相關規定,不可多加。之后于90~95℃保溫,一般母雞需4~5h,公雞需2~4h,雛雞1.5~2h,具體時間視季節、雞齡、體重等因素而定。熟制后立即出鍋。該過程應小心操作,確保雞的造型不散不破。若產品即時食用,則不必進行后期的殺菌工藝,若需要有一定保質期在市場銷售,則需進行后期操作。 (6)包裝 根據產品要求進行整只裝袋或半只裝袋,然后真空封口。 (7)殺菌 產品可進行巴氏殺菌,于2~4℃貯藏銷售,也可采用高壓殺菌,達到在常溫下有一定保質期的要求。殺菌參數需根據產品的大小、保質期要求、生產衛生條件、貯藏銷售環境而定。過高的殺菌強度會影響產品的品質。在殺菌參數優化時,結合煮制時間一起優化,有利于保持產品的色、香、味。若后期采用高壓殺菌,產品在煮制時可至7~8成熟,否則殺菌之后產品質構過于軟爛,失去燒雞應有的口感。 4、成品評價 (1)評價樣品的感官質量。燒雞色澤鮮艷,呈柿黃色、雞體完整,雞皮不破不裂,肉質軟嫩,口味鮮美、有濃郁的香味。 (2)理化指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熟肉制品衛生標準》(GB2726-2005)執行。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