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品檢驗還包括肉品在加工和流通過程中的衛生檢驗和衛生監督管理。 宰后檢驗的后處理:按檢驗鑒定結果,分作如下處理。 (1)適合食用  加蓋衛生檢驗合格印章,即圓形或長條形帶有“獸醫驗訖”或“獸醫檢驗合格”字樣的驗汔印章,連同內臟、頭蹄準予出場銷售。 (2)有條件的食用  凡患一般傳染病或輕癥寄生蟲病的肉體和內臟,根據其病因,可經高溫、冷凍、產酸、煉食用油等無害處理后,使傳染消失或寄生蟲徹底死亡,并分別加蓋三角形帶有“高溫”字樣、方形帶“凍”字樣、菱形帶“產酸”字樣、長方形帶“食用油”字樣的印章,方可供食用。 (3)化制或銷毀  嚴重傳染病、肌肉有退行性變化、嚴重寄生蟲病的肉加蓋“工業油”印章予以化制。患烈性傳染病的肉體及內臟、頭蹄,應予銷毀,并加蓋“×”形帶“銷毀”字樣的印章。 衛生標準:理化檢驗各種鮮肉或凍肉已制定衛生標準,如GB2722 - 81鮮豬肉衛生標準與GB2707 -81凍豬肉衛生標準,對一級、二級鮮、凍肉的感觀檢驗有詳細標準,代表了肉品的質量鮮度。理化檢驗應檢測揮發性鹽基氮、汞。 編輯:李敏

[原創]肉品檢驗(三)—宰后檢驗的后處理

圖文簡介

肉品檢驗從廣義來說,是指對肉用畜禽的宰前檢疫和宰后檢驗,以及肉品在加工和流通過程中的衛生檢驗和衛生監督管理。此外還要做好宰后檢驗的后處理:按檢驗鑒定結果,分作如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