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果蔬與其他商品相比,運輸要求較為嚴格。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復雜,在運輸過程中氣候變化難以預料,交通設備與運輸工具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須根據果蔬的生物學特性,盡量滿足果蔬在運輸過程中所需要的條件,才能確保運輸安全,減少損失。 (一)快裝快運 果蔬采后仍然是一個活的有機體,新陳代謝旺盛,由于斷絕了從母體的營養來源,只能憑借自身采前積累的營養物質的分解,來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果蔬呼吸越強,營養物質消耗越多,品質下降越快。 運輸是果蔬流通的一種手段,它的最終目的地是銷售市場或貯藏庫。一般而言,運輸過程中的環境條件是難以控制的,很難滿足運輸要求,特別是氣候的變化和道路的顛簸,極易對果蔬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運輸中的裝卸、行駛各個環節一定要快,使果蔬迅速到達目的地。 (二)輕裝輕卸 合理的裝卸直接關系到果蔬運輸的質量,因為絕大多數的果蔬含水量為80%-90%,屬于鮮嫩易腐性產品。如果裝卸粗放,產品極易受傷,導致腐爛,這是目前運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也是引起果蔬采后損失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裝卸過程中一定要做到輕裝輕卸。 (三)防熱防凍 任何果蔬對運輸溫度都有嚴格的要求,溫度過高,會加快產品衰老,使品質下降;溫度過低,產品容易遭受冷害或凍害。此外,運輸過程中溫度波動頻繁或過大,都對保持產品質量不利。 現代很多交通工具都配備了調溫裝置,如冷藏卡車、鐵路的加冰保溫車和機械保溫車、冷藏輪船以及近年發展的冷藏氣調集裝箱、冷藏減壓集裝箱等。然而,我國目前這類運輸工具應用還不是很普遍,因此必須重視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管理來防熱防凍。日曬會使果蔬溫度升高,提高呼吸強度,加速自然損耗;雨淋則影響產品包裝的完美,過多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加速腐爛。遮蓋是防熱、防凍、防雨淋最常用的處理方法,應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采用不同的措施。此外,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還應注意通風散熱。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