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侵染果蔬的病程一般分為四個階段:侵入前期、侵入期、潛育期和發病期。 (1)侵入前期:從病原菌與寄主接觸到病原菌向侵入部位生長或活動,并形成侵入前的某種侵入結構為止。病原菌通過各種途徑(如振動、露珠等)進行專播,與寄主接觸,并通過生長活動如真菌休眠結構或孢子的萌發、芽管或菌絲體的生長、細菌的分裂繁殖等進行侵入前的準備,并到達侵入部位,侵入前期即完成。 侵入前期病原菌除了受寄主的影響外,還受到生物的、非生物的環境因素的影響。生物因素如果蔬表面存在的拮抗微生物、寄主分泌物、滲出物等可以明顯抑制病原物的活動。非生物因素中以濕度、溫度對侵入前期病原菌的影響最大。所以侵入前期是病原菌侵染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也是防止病原菌侵染的關鍵階段。 (2)侵入期:從病原菌開始侵入起,到病原菌與寄主建立寄生關系為止。侵入期濕度和溫度對病原菌的影響最為關鍵。濕度可左右真菌孢子的萌發、細菌的繁殖,同時還可影響果蔬愈傷組織的形成、氣孔的開張度及保護組織的功能;溫度則影響孢子萌發和侵入的速度。所以控制貯藏環境適宜的濕度和低溫對于抑制病菌侵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