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良種。選擇耐肥、耐熱、耐貯運、瓜型大、瓜肉厚、產量高、品質好的良種,如早豐3號、翠綠一號、穗優、綠寶石、大頂苦瓜、江門苦瓜、滑身苦瓜、夏豐2號、青玉苦瓜、新綠二號長身油瓜等。 二、催芽育苗。苦瓜的種皮堅硬,播前先浸種催芽,以利出苗。一般秋植在8月前后。播種前將種子放入溫水中,用細砂輪磨擦洗去膠質后,用干凈的薄紗布包好,放入清水中浸種12小時,撈起種子,再用紗布或濕紙包好,用薄膜包好保溫催芽,溫度應保持在28℃~30℃,濕潤催芽,3~4天可出芽,芽長1厘米即可播種。采用營養杯育苗,用優質腐熟農家肥、過磷酸鈣、氯化鉀、菜園泥等配制混勻營養土,漚制20~25天后,將已催芽的種子點播于營養杯,覆蓋約3厘米薄土層,放入苗床,然后用竹弓搭棚45~50厘米高,用尼龍薄膜覆蓋,待瓜苗長出5~6片葉時,即可移植大田。 三、選地整地。苦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濕潤、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粘土為好。應選兩年以上未種過瓜類的、保肥水力強的地種植。整地起畦,一般畦寬1.5~2米包溝,畦高30~40厘米。 四、施足基肥。苦瓜生長期長,產量較高,需肥量大。基肥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80公斤、鉀肥15~25公斤、尿素10~12公斤,混勻撒在溝內。 五、合理密植。苦瓜大田種植可單行雙株植,株距60~70厘米;單行單株植,株距28~30厘米;雙行單株植,株距40~50厘米,行距40~50厘米。移植后澆薄定根水。 六、水肥管理。苦瓜喜濕,但不耐澇,苗期及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畦面應保持濕潤,暴雨后要及時排除漬水,防止爛根。苦瓜除種植時施足基肥外,要及時追肥,苗期要勤施薄施水肥1~2次,在雌花初現和初收瓜前3~7天各一次,以后每收一次瓜后追肥一次,在畦兩側挖淺溝,每畝施用復合肥40~5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磷肥30公斤加鉀肥15公斤,然后覆土;或畝施腐熟人糞肥500~700公斤加尿素3~4公斤混勻淋施,以延長采收期。 七、整枝拉蔓。在苦瓜生長抽出絲時,要插人字籬棚架引蔓上架,避免蔓葉互相纏繞,架頂部交叉扎緊。苦瓜分枝力強,前期引蔓要勤,在晴天下午進行,以防折蔓。主蔓的果實采收后,便轉入側枝結瓜,因此,引蔓上架后,應將主蔓莖部40~50厘米以下的側枝摘除,并將上部細弱側蔓摘除,使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病害,提高坐果率。 八、防治病蟲害。苦瓜病害主要有苗期立枯病、猝倒病、中后期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猝倒病、立枯病可用200ppm農用鏈霉素、2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600倍液噴治。炭疽病、白粉病,可分別用50%托布津、代森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或瑞毒霉600~700倍液噴治;應將病葉、病瓜摘除,然后噴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或20%粉銹寧1500~2000倍液防治。枯萎病可用70%敵克松800~1000倍液噴治或淋根;植后20~30天,用50%托布津600倍液每株淋根半升,或可用10%雙效靈200~300倍液淋根,有一定防治效果。 苦瓜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黃守瓜、黑守瓜、瓜實蠅等,可噴敵敵畏或敵百蟲500~800倍液,殺蟲雙200倍液或40%三氯殺螨醇800~1000倍液或2.5%氯氰菊脂、氰戊菊脂3000~4000倍液噴治。 九、適時收獲。苦瓜宜及時收獲嫩瓜,以保證品質和增加后期結果。當果實長到一定長度,果肩瘤狀突起膨大,瘤溝變淺,瓜頂咀大圓,果實有光澤,果色青翠時,應及時采收上市。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