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谷子對養分的要求 谷子是耐旱耐瘠作物,但要獲得高產,必須充分滿足其對養分的要求。春谷每生產100kg籽粒,需從土壤中吸收氮2~4.75kg,磷0.5~2.8kg,鉀2~5.7kg。 谷子不同階段,對氮、磷、鉀三要素的要求不同。氮是構成植物體內蛋白質、葉綠素等的主要成分,氮素不足,植株矮小,葉片較少,窄而薄面積小,色黃綠,穗小粒少,產量低。氮素過多,莖葉徒長,貪青晚熟,稈軟倒伏,降低產量。據試驗,谷子拔節前生長緩慢,需氮較少,需氮素占一生需氮總量的1%~7%。拔節后吸氮量增加,孕穗階段吸氮量最多,為全生育期的60%~70%。開花期需氮也較多,吸收強度較大,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20%左右。開花以后吸收能力大為減弱,需氮量僅為全生育期的2%~6%。谷子不同生育階段,由于生長中心不同,氮素在各器官的分配也不同。幼苗階段,生長中心是根系建成,所以苗期根中氮素積累較多,以后逐漸降低。拔節以后,生長中心轉移到地上部,氮素主要分配在地上營養器窘。孕穗期莖葉中氮素積累占整個積累的90.2%。抽穗開花后生長中心轉移到穗子生長和籽粒建成,營養器官中氮素量逐漸減少,在穗中分配量逐漸增加。牙花后穗部含氮量急劇增加,這些氮除根從土壤中吸收一小部分外,主要是體內氮的再利用,91%左右由營養器官運轉而來。 磷是谷子生長發育的重要營養元素,是構成細胞原生質,細胞核里的磷脂、核蛋白、染色體的重要成分;能促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正常代謝,對增強抗逆性提高產量和品質有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磷素,影響細胞分裂和新細胞形成,根系發育差,葉片呈紫紅色條斑,延遲成熟。谷子不同生育階段,對磷的吸收不同,總的來說是前期吸磷較少,中后期較多,成熟期也較少。 鉀對谷子莖稈組織的堅韌和籽粒灌漿速度都有影響,能促谷子對氮磷的吸收。缺鉀時植株矮小,莖葉柔嫩,葉片變黃逐漸干枯,抗倒伏和抗病能力減弱。谷子不同階段對鉀的吸收不同,幼苗期吸收鉀較少,大致在5%左右。拔節到抽穗前是吸收鉀的高峰期。據報道,抽穗前28天內每畝谷子積累鉀9.13kg,占全生育期積累量的50.7%,吸收強度為0.326kg/畝.日。抽穗后又逐漸減少。在生育前期,鉀在葉片和莖中差不多各占地上部總量的一半。到抽穗時葉片鉀的含量顯著減少,僅當地上部的13.3%,而莖中鉀的含量卻顯著增加,占地上部總量的78.78%,抽穗后吸收較少,從開花到成熟,體內鉀向穗、莖的中上部和根運轉。 谷子除需氮、磷、鉀外,還需要多種元素,但需要量甚微。近年來的試驗,施用微肥鋅、鉬、錳、硼等都有增產作用。 (三)谷子對土壤的要求  谷子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無論是黑土、褐土、黃土或是黏土、壤土、沙土都能生長。但適宜的土驤則是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較高,質地松軟的壤土、砂質壤土或黏質壤土。谷子性喜高燥,后期怕澇。故以地勢高燥,通風透光,排水良好自鈀多紅坡地種植好。而窩風下濕低洼地則不宜種谷。 編輯:李敏

[原創]谷子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三)

圖文簡介

谷子是耐旱耐瘠作物,但要獲得高產,必須充分滿足其對養分的要求。谷子不同階段,對氮、磷、鉀三要素的要求不同。但谷子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無論是黑土、褐土、黃土或是黏土、壤土、沙土都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