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草莓無公害栽培的關鍵控制點是什么? (一)母株選擇 選擇草莓母株時應考慮種苗的適宜性和抗性,選擇具有質量合格證的健壯母株,從而提高植株抗性,降低病蟲害危害概率,提高草莓苗的繁育系數。母株的購買均應來自經過基地評定的合格供應商,同時對購買的種苗進行登記,質量合格證書存檔。 (二)種植基地的選擇與管理 選擇適宜于草莓生產的地方建草莓園,應考慮土壤類型、侵蝕程度、地下水質和水位、水源的持續供給,并進行風險評估,避免潛在的污染危險。同時繪制基地平面圖和基地位置圖,確立唯一性標識,以便基地管理和建立記錄。 (三)土壤管理 首先應對基地不同位置的土壤形態結構進行分析,繪制基地的土壤耕作圖,建立土壤圖示,表明各區域的土壤類型、分布、條件和適宜性。其次是根據土壤、地形、氣候等因素,選擇適宜的耕作方法,如輪作、采用溴甲烷/氯化苦/棉隆/威百畝等土壤熏蒸處理、石灰粉日光消毒處理、采收后深耕并加施有機施或鋸末等,從而保持和改良土壤結構,減少化肥施用量,防止土壤板結。 (四)肥料施用 由經過培訓并具各相關資質和能力的技術員,根據土壤和植株分析結果,確定施肥種類和數量,制定施肥計劃。通過日常維護和定期校驗,確保施肥機械狀態良好、用量準確。對于肥料存放,應建立購入、庫存、領用清單,存放條件良好,避免污染環境。施用有機肥時,應有危害分析和成分分析,用量和施用方法適宜,以降低污染危險。施用無機肥時,應對礦物質和化學成分進行含量分析,避免重金屬超標而引起對草莓消費者的潛在危害。 (五)灌溉管理 依據當地氣象條件,預測降水量、蒸發量,在采用平衡計算法、土壤濕度等方法的基礎上,計算確定灌溉的水量、時間、頻率,制定灌溉計劃指導灌溉,并在進行灌溉需求預測基礎上,采用與基地條件和水資源相適應的灌溉系統(如溝灌、噴灌、滴灌、滲灌等)。同時,加強水資源管理,進行水質檢測,灌溉用水質量應符合我國有關規定如《NY5104~2002無公害食品草莓產地環境條件》和(或)WHO1989年出臺的《農業和水產業廢水和排泄物安全使用指南》的要求,開展風險評估,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避免基地和草莓受到污染。 (六)植物保護 一是應采用有害生物綜合防治(IPM)系統,技術員要經過培訓,通過對農藥的輪換使用、合理混用等,避免抗藥性的產生。二是選用農藥時,要選用我國已正式登記、草莓銷售目的國沒有禁用的、持效期能滿足安全間隔期要求的農藥,根據我國農藥登記公告、說明書、GB/T8321等確定的使用濃度和防治對象進行病蟲害防治,并做好使用記錄。三是基地應收集保存國和草莓銷售目的國的禁用農藥清單和限量指標,并及時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變化更新。四是定期更新庫存清單,及時清理過期農藥,并以合法的適當方式處理。五是空農藥容器應確保其存放安全、隔離,通過有效途徑進行妥善處理,并做好處理記錄。 (七)草莓采收 每年對采收操作進行衛生風險評估,執行衛生操作程序,規范采收和基地內的運輸行為。通過清洗維護,保持采收容器、工具和設備衛生。采收作業場所內有固定或移動的洗手設施和衛生間,并要求衛生狀況良好。采收人員在采收前或采收中途離開去衛生間,回來應按衛生操作要求清潔或消毒。采收完畢收工時,應對采收工具、容器、作業場所等進行清潔衛生或消毒,采收后廢物或垃圾應及時清理。基地建立并保持采收記錄、清潔衛生或消毒記錄體系。 (八)采后處理 對采后處理過程進行衛生風險評估,執行衛生操作程序,保證采后處理人員的個人衛生。清洗用水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果園內的包裝點應有良好的環境衛生,避免對草莓造成污染。工作地點附近有洗手設施,且衛生條件良好,提供無香味的肥皂和水。包裝車間地面設計有斜坡并保持清潔、通暢的排水通道。使用或可能與草莓接觸的清潔劑等化學用品應登記,這些清潔劑應許可在草莓上使用并且是草莓銷售目的國未禁用的產品。包裝和存放設施應清潔暢通,根據清洗程序進行清洗和維護,并采用有效措施控制病蟲害和畜禽進入。此外,還應做到采收和包裝容器專用。 (九)人員的健康、安全和福利 加強員工健康、安全培訓,至少配備一名接受過急救培訓的急救人員,制定并實施《員工培訓方案》、《健康安全方針》、《來訪人員衛生程序和要求》、《緊急事故處理程序》。配備各種必要的衛生、安全設施、設備,提供相關信息(如危險警告標志、事故處理框架、急救建議)。設專人負責監督和管理員工的健康、安全和福利,管理人員和雇員之間定期召開交流會。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