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中心任務是在保證全苗的基礎上促進根系發(fā)育好,幼苗短粗茁壯,苗色濃綠,全田一致。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是: (1)保全苗“見苗一半收”,所以要采取各種措施保全苗。主要措施如下: A、秋冬深耕蓄墑,冬春耙耱保墑,播前鎮(zhèn)壓提墑,搞好秋雨春用,滿足谷子發(fā)芽出蒔對水分的要求,以保全苗。 B、秋冬未蓄墑,春季干旱無雨,出苗困難,采取抗旱播種技術,爭取全苗。 C、防“蜷死”、“懸死”、“燒尖”、“灌耳”。出苗前土壤干旱鎮(zhèn)壓,可增加耕層土壤含水量,有利于種子萌發(fā)和出土。播后遇雨,出苗前鎮(zhèn)壓,呵破除土壤板結(jié),防止“蜷死”。出苗后鎮(zhèn)壓,可以破碎坷垃,使土壤緊實,防止“懸苗”。由于鎮(zhèn)壓提高表層土壤含水量,使土溫上升慢,可以防“燒尖”。低洼地防止小苗“灌耳”,”“游心”。做好排水準備,灌后要及時鎮(zhèn)壓,也可減輕為害。 D、查苗補苗。出苗后發(fā)現(xiàn)缺苗斷壟時,可用催過芽的種子進行補種。來不及補種或補種后仍有缺苗時,可結(jié)合間苗進行移栽補苗。移栽谷苗以發(fā)出白色新根易于成活。為促使谷苗發(fā)出新根,可將間下的谷苗捆束,將根在水中浸一夜發(fā)出新根,移栽成活率很高。移栽時在需補苗的地方開淺溝,澆滿水,將谷苗淺插濕泥中,再撒上一層細土,以防板結(jié)。據(jù)試驗,移栽谷苗以五葉期最易成活。此外,還可通過中耕用土穩(wěn)苗防止風害傷苗;早疏苗晚定苗,播前防治地下害蟲,及時防治苗期蟲害,減少幼苗損傷來保全苗。 (2)間苗、定苗:谷子粒小,出苗數(shù)為留苗數(shù)的幾倍以至十幾倍。谷子又多系條播,出苗后要及時間苗,密度大擁擠,互相爭光、爭水、爭肥,尤其是爭光的矛盾尤為嚴重。如不及時疏間,往往引起苗荒、草荒,影響根系發(fā)育形成弱苗,后期容易倒伏又不抗旱。因此,要及早間苗。農(nóng)諺有“谷間寸,頂上糞”,說明早間苗效果好。對培育壯苗十分重要。早間苗能改善幼苗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別是光照條件;能促進植株新陳代謝,生理活動旺盛,有機物質(zhì)積累多,因而根系發(fā)達,幼苗健壯,為后期壯株大穗打下基礎,是谷子增產(chǎn)的重要措施。綜合各地試驗,間苗越晚,減產(chǎn)幅度大。早間苗一般可增產(chǎn)10%~30%。據(jù)試驗,谷子以4~5片葉間苗,6~7片葉定苗為宜。間苗時,要留大不留小,留強不留弱,留壯不留病,留谷不留莠。 (3)蹲苗:蹲苗就是通過一系列的促控技術促進根系生長,控制地上部生長,使幼苗粗壯敦實。蹲苗應在早間苗,早中耕,施種肥,防治病蟲害的基礎上,采取下列措施。 A、壓青砘在谷苗2~3片葉時午后進行。幼苗經(jīng)過砘壓之后,有效地控制地上部生長,使谷苗莖基部變粗,促使早扎根、快扎根,提高根量和吸水能力,且能防止后期倒伏。據(jù)試驗壓青后1~3節(jié)間比對照顯著變短,莖高比對照矮4.7~9.1cm。 B、適當推遲第一次水肥管理時間。谷子出苗后,土壤干旱、谷苗根系伸長緩慢,只要底墑好,就能不斷把根系引向深處,有利于形成粗壯而強大根系。因此,應在土壤上層缺墑,而有底墑的情況下蹲苗,控上促下,培育壯苗。谷子出苗后,適當控制地表水分,即使有灌溉條件,苗期也不灌溉。一般情況下,第一次水肥管理可以在穗分化開始時進行,如果土壤水肥好,幼苗生長正常,可推遲到幼穗一級枝梗開始分化時進行。在此期間,如果中午葉片變灰綠色,發(fā)生卷曲,在16:00前又可恢復正常的,控水可繼續(xù)下去。如果上午葉片卷曲,到16:00前還不能恢復正常的,應及時澆水。 C、深中耕。谷子苗期如果土壤濕度大,溫度高,則應進行深中耕,苗期深中耕可以促進根系的發(fā)育,減緩地上部生長,并使莖稈粗壯,利于培育壯苗。 D、噴施磷酸二氫鉀、矮壯素拔節(jié)。噴施磷酸二氫鉀,幼苗健壯,葉色黑綠,根量增多,有明顯的壯稈壯穗效果。噴施矮壯素,也可縮短莖基部節(jié)間,延緩地上生長,使谷苗健壯。 (4)中耕鋤草  谷子幼苗生長緩慢,易受雜草為害,應及時中耕除草。谷子第一次中耕,一般結(jié)合間苗或在定苗后進行。這次中耕兼有松土除草雙重作用。而且還能增溫保墑,促進谷子根系生長并深扎。中耕應掌握淺鋤、細鋤,破碎土塊,圍正幼苗技術,做到除草務凈,深淺一致,防止傷苗壓苗。 谷子苗期雜草多時,可用化學藥劑除草,既提高工效,又能節(jié)省勞力,增產(chǎn)效果顯著。據(jù)經(jīng)驗,以2.4—D丁酯除草應用較為普遍,除草效果好。用藥量和噴藥時間得當,防除寬葉雜草效果可達90%以上。防治時間宜在4~5葉期,藥量每畝用72%的2.4—D丁酯31~52g,用背負式噴霧器每畝兌水30~50kg,機引噴霧器每畝兌水25kg左右噴灑。 谷莠草是谷子的伴生性雜草,苗期與谷子形態(tài)相似,不易識別,很難拔除。用選擇性殺草劑撲滅津殺除效果很好。50%可濕性粉劑的撲滅津每畝0.2~0.4kg,在播種后出苗前噴霧處理土壤,殺滅效果可達80%以上。此外良種種植幾年后谷莠子苗色與谷苗一樣,更換不同苗色的另一良種,間苗時可根據(jù)苗色將谷莠子全部拔除。 編輯:李敏

[原創(chuàng)]谷子的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九)

圖文簡介

從破土出苗到拔節(jié)這一時期為谷子的苗期。加強苗期管理,主要是給谷苗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培育蹲實的壯苗,達到根壯苗旺的目的。如果谷子苗期根系發(fā)育不好,拔節(jié)后莖葉會徒長,不僅影響植株的吸水吸肥能力,還容易造成后期倒伏。苗期管理的重點應抓好以下幾項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