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無公害綠色洋蔥的育苗技術及田間管理與采收 1、播種期 洋蔥一般用種子繁殖。我國北方對洋蔥實行秋播冬貯、春栽夏收的生產(chǎn)流程:秋播一般在8月中下旬開始播種,11月上中旬使其苗齡達到60~70天,這時進行假植。在翌年3月份,即可進行頂凌定植。在保護地,多在冬前11月份育苗。 2、品種和播種量 白皮洋蔥多為早熟品種,黃皮洋蔥多為中早熟品種,紅皮洋蔥多為中晚熟品種。我國北方應選早熟或中早熟品種,如荸薺扁、黃皮蔥頭和北京農家的紫皮蔥頭等。一般每畝播種量為4~5kg,每畝秧苗可移栽1畝生產(chǎn)田。 3、種子催芽和播種 先將種子用清水浸泡5分鐘,再用45℃~50℃水攪拌浸種20分鐘,撈出后在30℃水中浸泡3~5小時,用清水淘洗干凈后即可在25℃條件下保濕催芽。當6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前先配制床土。一般的比例是:用5份肥沃園田土、4份充分腐熟馬糞和1份過篩的細沙或爐渣,每立方米床土再加入尿素5kg、過磷酸鈣10kg,均勻混合后,在床面上平鋪5cm厚,或裝入營養(yǎng)缽備用。 在氣溫20℃左右時即可播種。播種時先澆足底水,再覆蓋一層細干土,然后播種。在床土上進行撒播,株距1cm即可,播后覆蓋0.5~0.8cm厚細土,然后蓋塑料膜保溫保濕。也可采用干籽播種,其方法是:先播種,覆土后稍鎮(zhèn)壓再澆水,然后覆膜保溫保濕。播種后直至出苗前都要保溫保濕,如果土壤較干,要噴水。出苗后,則要中耕松土,促使根部生長,并控溫在18℃~20℃之間,以保證冬前達到壯苗標準。 4、壯苗標準 冬前苗齡在70天左右(春播春栽的洋蔥苗齡60天左右),株高15~20cm,莖基部粗0.6~0.8cm,有3~4片真葉,秧苗根系較多,植株無病蟲害。 5、育苗注意事項 出苗后,若苗床干旱,則莖較粗,而葉片較小,葉色墨綠,呈短縮苗狀,這時應適當澆小水。 溫度高而且濕度又較大時,則葉片徒長,葉鞘長而間距大,葉片細長下垂,這時應適當降濕降溫。 播種太早或秧苗過大,則易早抽薹,因而應適時播種,冬前達到壯苗標準,以預防早期抽薹。 對于秋播春栽的洋蔥苗,冬季要做好囤苗假植工作。在土壤封凍前起苗,每百株捆一把,在地勢較高的地里挖20cm深的淺溝(長寬不限),將秧苗密集假植在溝內,然后分次覆土。一般假植后3~5天即封凍最好。為了防止地面裂縫透風受凍,可以隨時覆細土彌縫,以保護幼苗不受凍為準。 洋蔥根系淺,生長期需要的肥料多,所以在整地前需要多施基肥,一般每畝施用腐熟優(yōu)質粗肥800kg、過磷酸鈣50kg,普撒后耕翻20cm,然后做寬畦,畦寬1.2m,長6m,畦面覆地膜烤地。春季在土壤化凍時,就可及時定植,定植的株行距以15cm×20cm為宜。或者每畦5行開溝定植,株距15cm。定植時適當淺栽,覆土后以埋住小鱗莖為度。覆土后稍加鎮(zhèn)壓,然后再按畦澆水。澆水時要緩慢,不可沖倒秧苗,更不可漂秧。 定植后,要采取保溫保濕措施,也可扣小拱棚保溫,保持溫度為18℃~20℃,一般經(jīng)4天即可緩苗。緩苗后,應適當通風降溫降濕,促使根系生長,并要進行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溫。緩苗后1周左右,開始澆水追肥,應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一般每畝隨水施尿素10kg,施磷、鉀肥20kg,以促莖葉生長強壯。當?shù)厣先~片生長顯著減慢時,地下的小鱗莖則迅速增長,當鱗莖3cm左右時,應再次追肥澆水,每畝隨水追施尿素15kg、復合肥10kg。一般每2周追肥1次,并且要一直保持土壤濕潤。洋蔥一般露地越夏,所以在下雨后要及時排除積水,熱雨過后必須用井水漂園。 洋蔥鱗莖膨大期,地上葉片開始停長,到夏季高溫前,洋蔥外層2~3葉片開始枯黃,假莖逐漸革質化,正是洋蔥的收獲期。為了使洋蔥收獲后便于貯運,應在收獲前1周停止?jié)菜?。有時為了提前騰地倒茬,在地上假莖剛變軟時,可人為地將假莖踩扁使其倒伏在地,促使提前進入采收期。收獲時應在晴天連根拔起,充分晾曬,而后再進行貯藏。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