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白菜葉腐病(又稱葉片腐爛病) (1)發病條件 大白菜葉腐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通過葉片的傷口侵入植株,借助風雨和田間作業進行傳染。在氣溫28℃~32℃、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上的濕悶多雨條件下,則易發病。偏施氮肥地方發病重。 (2)主要癥狀 大白菜葉腐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根、莖部。病葉呈水煮狀濕腐,逐漸變成灰綠色腐爛狀,只殘留部分葉脈,干燥時變成灰色。染病的根、莖呈腐爛狀,并生有白色菌絲,后期有的變成棕色菌核。 (3)防治措施 一是加強肥水管理,噴施植寶素等生長促進劑促植株早生快發;注意勿偏施氮肥,并適度澆水,避免田間濕度過大,控制病害發展。二是加強檢查,及時拔除中心病株燒毀,并噴灑30%苯噻氰乳油1300倍液,或35%甲霜·福美雙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每畝噴對好的藥液50L,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8、大白菜細菌性角斑病 (1)發病條件 大白菜細菌性角斑病屬于細菌性病害。病菌在種子或病殘體上越冬,通過葉片的表皮或氣孔直接侵入,種子帶菌則直接產生病體,借助氣流或雨水進行傳播。在氣溫25℃~27℃的陰雨條件下,則易發病。 (2)主要癥狀 大白菜細菌性角斑病危害葉片。病葉有灰褐色油漬斑,葉背有水浸狀凹陷斑,后期受葉脈限制變成多角形膜狀斑,潮濕時葉背有灰白色菌膿,干燥時病斑脆裂穿孔。 (3)防治措施 一是實行菜田輪作。二是選用抗病品種,白幫較青幫類型抗病。三是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用無病種子。四是加強田間管理。五是發病初期噴灑25%絡氨銅·鋅水劑500倍液,但對銅劑敏感的品種須慎用。此外,可噴灑72%硫酸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劑12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9、大白菜干燒心病 (1)發病條件 大白菜干燒心病屬于生理性病害。其主要原因是營養失調,缺少錳、鈣等元素,特別是土壤中活性錳不足10mg/kg時,則易發生干燒心病。 (2)主要癥狀 大白菜干燒心病危害葉球中間的葉片。蓮座后期,干燒心的葉片就出現干邊。進入結球期,病葉呈水浸狀,葉邊緣干枯黃化。葉肉呈薄紙狀,包在整個葉球中間。一般由外向內數,葉球的第十五至三十五片心葉易感此病。 (3)防治措施 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藥劑防治。噴灑0.7%硫酸錳,每畝每次用水量50L,可增產8%~10%;每畝施噴灑型大白菜干燒心防治豐,在白菜苗期、蓮座期或包心期共噴3次,每畝次用藥450g,對水50L。三是用拌種型大白菜干燒心防治豐進行拌種,將每畝播種用的種子,略加水濕潤,然后加細干土30g拌勻,再加入225g藥劑拌勻播種。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