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茄子黃萎?。ㄓ址Q半邊瘋或黑心?。?(1)發病條件  茄子黃萎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土壤中病菌可存活6~8年,借風、雨、流水或人畜及農具傳到無病田。翌年病菌從根部的傷口或直接從幼根皮及根毛侵入,并擴展到枝葉,該病在當年不再進行重復侵染。病菌發育適溫19℃~24℃,最高30℃,最低5℃。一般氣溫低,定植時根部傷口愈合慢,利于病菌從傷口侵入;從茄子定植到開花期,日平均溫度低于15℃,持續時間長,發病早而重,如此期間氣候溫暖,雨水調和,病害明顯減輕;地勢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灌水不當及連作地發病重;有時冷涼天氣,直接澆灌井水,會使地溫降至15℃以下,如此灌水一次也可導致該病發生蔓延。 (2)主要癥狀  茄子黃萎病可危害葉片、莖和根。苗期發病少,成株多在坐果后開始表現癥狀,且多自下而上或從一邊向全株發展。葉片初在葉緣及葉脈間變黃,后發展至半邊葉片或整片葉變黃,早期病葉晴天高溫時呈萎蔫狀,早晚尚可恢復,后期病葉由黃變褐,終致萎蔫下垂以至脫落,嚴重時全株葉片變褐萎垂以至脫光僅剩莖稈。本病為全株性病害,病株的根莖分枝及葉柄等部,可見維管束變褐。 (3)防治措施  一是選用抗病品種。如吉茄1號,長茄1號、9808茄子、承茄1號、齊雜茄3號、湘茄4號、蒙茄3號、熊岳紫長茄、遼茄3號、齊茄1號、豐研1號、海茄、湘雜7號、齊雜茄2號、沈茄2號、龍雜茄2號等。二是進行種子處理。播種前種子用0.2%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浸種1小時,或55℃溫水浸種15分鐘,移入冷水中冷卻后催芽播種。三是與非茄科作物實行4年以上輪作。與蔥蒜類輪作效果較好。四是土壤處理。每平方米苗床或定植田用40%棉隆微粒劑10~15g與15kg過篩細干土充分拌勻,撒在畦面上,后耙入土中,深約15cm,拌后耙平澆水,覆地膜,使其發揮熏蒸作用,隔10天后播種或分苗,否則會產生藥害。定植田還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土壤消毒,每667 m2用2kg。五是嫁接防病。用赤茄、平茄、托魯巴姆等作砧木,栽培茄作接穗,進行嫁接,確有實效。六是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提倡噴灑立枯消600倍液,或用治枯靈12g對水25L,或10%治萎靈水劑300倍液,隔10~15天1次,連噴2次;或澆灌60%多菌靈鹽酸鹽可溶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磺酸鹽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0%黃萎絕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株灌對好的藥液100mL,5~7天1次。 編輯:李敏

[原創]無公害綠色茄子生產技術(六)

圖文簡介

茄子黃萎病是茄子生產中的重要病害。發病嚴重時會造成茄子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因此,防治茄子黃萎病是茄子高產增收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