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無公害綠色芹菜的病蟲害防治 1、芹菜斑枯病(又稱葉枯病、晚疫病或火龍) (1)發病條件 芹菜斑枯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通過莖葉的表皮或氣孔侵入植株,如種子帶菌則直接產生病株,借助風雨或育苗傳播。當氣溫在20℃~25℃、空氣相對濕度在85%以上時,則易發病。此外,氣溫過高或過低,濕度過大或過小,霧露天氣,也易發此病。 (2)主要癥狀 芹菜斑枯病可危害葉片、葉柄和莖。我國芹菜斑枯病主要有大斑型和小斑型2種。大斑型:初發病時病斑呈淺褐色油漬狀小斑,后逐漸擴展,中央開始壞死,后期擴展到3~10mm,多散生,邊緣明顯,外緣深褐色,中央褐色,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小斑型:大小0.5~2mm,很少超過3mm,常多個病斑融合,邊緣明顯,紅褐色至黃褐色,內部黃白色至灰白色,病斑四周長現黃色暈圈,邊緣外常聚生很多黑色小粒點。葉柄和莖染病均為長圓形稍凹陷病斑,邊緣明顯,褐色,內部色淺,斑上密生明顯的黑色粒點。 (3)防治措施 一是選用抗病品種。如津南冬芹、定州實心芹、冬芹、夏芹、津芹、天馬、上海大芹、文圖拉、美國玻璃脆、西器3號、春豐等。二是選用無病種子。從無病株上采種或采用存放2年的陳種。或對帶病種子進行消毒,如采用新種要進行溫湯浸種,即48℃~49℃溫水浸種30分鐘,邊浸邊攪拌,后移入冷水中冷卻、晾干后播種。三是加強田間管理。施足腐熟有機肥或生物有機復合肥,看苗追肥,增強植株抗病力。保護地栽培要注意降溫排濕,白天控溫15℃~20℃,高于20℃要及時通風,夜間控制在10℃~15℃,縮小晝夜溫差,減少結露,切忌大水漫灌。四是藥劑防治。保護地芹菜苗高3cm后有可能發病時,施用45%百菌清煙劑熏煙,用量為每畝每次200~250g,或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每次1kg;也可噴灑0.5% OS~施特靈水劑500倍液,露地可選噴78%波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0%苯噻氰乳油1300倍液,或10%噁醚唑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體,或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編輯:李敏

[原創]無公害綠色芹菜生產技術(四)

圖文簡介

芹菜斑枯病又稱葉枯病、晚疫病或火龍,屬于真菌性病害。該病可危害葉片、葉柄和莖。我國芹菜斑枯病主要有大斑型和小斑型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