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青椒瘡痂病 (1)發病條件  青椒瘡痂病屬于細菌性病害。病菌在種子上越冬,通過葉片的氣孔或傷口浸入植株,借助雨水和昆蟲的活動傳播。此病易在高溫多雨的7~8月份雨后發生,尤其是臺風或暴風雨后容易流行,淺育期3~5天,發病適溫27℃~30℃,高溫持續時間長,葉面結露對該病發生和流行至關重要。 (2)主要癥狀 青椒瘡痂病危害葉片、莖蔓和果實。病葉有黃褐色水漬狀輪紋,病斑呈凸起的瘡痂狀。莖蔓傳染病則有水浸狀條斑,后期木栓化縱裂成瘡痂。病果上有圓形墨綠色斑突起,后期干腐呈瘡痂狀。 (3)防治措施 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選用無病種子,從無病株或無病果上選留生產用種。三是種子消毒。先把種子用清水浸泡10~12小時后,再用0.1%硫酸銅溶液浸5分鐘,撈出后拌少量草木灰或消石灰,使其成為中性再進行播種,也可用52℃溫水浸種30分鐘后移入冷水中冷卻再催芽。四是實行2~3年輪作。五是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3.8%氫氧化銅干懸浮劑1000倍液,或36%氧化亞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78%波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硫酸鏈霉素·土霉素4000倍液,或72%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隔7~10天1次,共防2~3次。 7、青椒軟腐病 (1)發病條件 青椒軟腐病屬于細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通過果皮或傷口侵入植株,借雨水,灌溉和昆蟲活動傳播。在氣溫25℃~30℃、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的陰雨天,易流行此病。此外,如果臍腐病又受軟腐細菌的浸染,也易引起軟腐病。 (2)主要癥狀 青椒軟腐病主要危害果實。病果有水浸狀暗綠色斑,后期果皮變白,果肉呈褐色,腐爛并有臭味,干燥時果實干縮,并且扔掛在枝條上。 (3)防治措施 一是實行與非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進行2年以上輪作。二是及時清潔田園,尤其要把病果清除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三是培育壯苗,適時定植,合理密植。四是保護地栽培要加強放風,防治棚內濕度過高。五是及時噴灑殺蟲劑防治煙青蟲等蛀果害蟲。六是藥劑防治,雨前雨后及時噴灑40%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2000倍液,或硫酸鏈霉素·土霉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53.8%氫氧化銅干懸浮劑1000倍液,或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6.2%氧化亞銅乳油1000倍液。 8、青椒蟲害  青椒害蟲主要有蚜蟲和棉鈴蟲,防治措施可參考番茄蟲害防治。 編輯:李敏

[原創]無公害綠色青椒生產技術(九)

圖文簡介

及時防治病蟲害是青椒奪取高產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病害主要有:疫病、葉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和瘡痂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棉鈴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