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無公害青椒病蟲害防治 1、青椒疫病 (1)發病條件  青椒疫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里或種子上越冬,通過近地表的果實和莖的表皮侵入植株。借助雨水或育苗傳播。一般氣溫在25℃~30℃、空氣相對濕度在90%以上時,發病嚴重。 (2)主要癥狀  青椒苗期、成株期均受疫病危害,主要危害葉片、莖和果實。病葉由暗褐圓斑,其邊緣為黃綠色。病莖有水浸斑,病斑繞莖表皮擴展成黑褐色條斑,分枝處也有褐色斑,病部易縊縮折倒,病果的果蒂部有水浸綠斑,潮濕時長出白霉,呈褐色腐爛,干燥后成為褐色僵果。 (3)防治措施  一是前茬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耕翻土地,采用菜糧或菜豆輪作,提倡壟作或選擇坡地種植。二是選用早熟避病或抗病品種;培育適齡壯苗,適度蹲苗,定植苗齡以80天左右為宜,不宜過長。但要求達到壯苗指標,即株高15~20cm,莖粗0.2cm,80%現蕾時,每畝定植3200~3500株。三是按配方施肥,提倡施用穩得高301活性生態肥或噴灑愛多收6000倍液,或植寶素7000倍液,提高抗病力。四是加強田間管理,預防高溫高濕。五是藥劑防治。①種子消毒:先把種子經52℃溫水浸種30分鐘或清水預浸10~12小時后,用1%硫酸銅浸種5分鐘,撈出后拌少量草木灰;也可用72.2%霜霉威水劑或0.1%的20%甲基立枯磷乳油浸種12小時,洗凈后晾干催芽。②栽植后噴灑或灌根。前期掌握在發病前,噴灑植株莖基和地表,防止初侵染。進入生長中期以后,以田間噴霧為主,防止再侵染。用52.5%惡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70%乙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6.8%纈霉威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棚室保護地也可選用煙熏法或粉塵法,即于發病初期用45%百菌清煙霧劑,每畝每次250~300g,或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每次1kg,隔9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 編輯:李敏

[原創]無公害綠色青椒生產技術(五)

圖文簡介

青椒疫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里或種子上越冬,通過近地表的果實和莖的表皮侵入植株。借助雨水或育苗傳播。一般氣溫在25℃~30℃、空氣相對濕度在90%以上時,發病嚴重。該病主要危害葉片、莖和果實,青椒苗期、成株期均受疫病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