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無公害綠色西葫蘆的病蟲害防治 1、西葫蘆灰霉病 (1)發病條件 西葫蘆灰霉病為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通過莖、葉、花、果的表皮直接侵入植株,借助風雨、育苗及田間作業進行傳播。在氣溫16℃~21℃、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時易發病。 (2)主要癥狀 西葫蘆灰霉病可危害葉、莖、花、果各個部位。受害部位呈水浸狀軟腐,萎縮,表面生灰霉或灰綠霉層,有時還可出現黑色菌核。 (3)防治措施 加強田間管理,預防低溫高濕;保護地可用10%腐霉利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熏治,每畝用藥250g;噴施5%百菌清粉塵,每667m2用藥1000g;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 2、西葫蘆菌核病 (1)發病條件 西葫蘆菌核病為真菌性病害。菌核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內越冬,通過殘敗花瓣的表皮或傷口侵入植株,借助于氣流、育苗或田間作業進行傳播。當氣溫在15℃~20℃、空氣相對濕度在85%以上是易發病。 (2)主要癥狀 西葫蘆菌核病主要危害莖蔓和果實,莖蔓染病后呈褐色水浸狀斑塊,逐漸長出白色菌絲和黑色菌核,病部以上的莖葉受其影響而萎蔫枯死。病果在花蒂部位呈現水浸狀腐爛,并長出白色菌絲和黑色菌核。 (3)防治措施 實行菜田輪作;菜田耕翻20cm,深埋菌核;精選種子,淘汰菌核;進行土壤消毒;加強田間管理,預防低溫高濕;保護地用10%腐霉利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熏治,每畝用量250g;噴施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也可噴施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3、西葫蘆白粉病 (1)發病條件 西葫蘆白粉病為真菌性病害。病菌在月季花或病殘體上越冬,通過葉片表皮侵入植株,借助氣流或雨水進行傳播。在高溫干旱或高溫高濕條件下都易發病。 (2)主要癥狀 西葫蘆白粉病危害葉片、葉柄和莖。病葉上有圓形小粉斑,逐漸連片布滿全葉,以后粉斑老化呈灰色,并出現黑褐色小粒點。葉柄和莖染病后也產生白色圓粉斑,并不斷擴展連片,后期變成灰色斑,散生小黑點。 (3)防治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預防高溫干旱或高溫高濕;噴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者噴施2%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水劑200倍液。 4、西葫蘆綿腐病 (1)發病條件 西葫蘆綿腐病屬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通過莖、葉和果實表皮侵入植株,借助雨水、灌溉或育苗等進行傳播。在土溫低、濕度大的條件下最易發病。 (2)主要癥狀 西葫蘆綿腐病危害葉、莖和果實。病葉和莖有圓形水浸狀暗綠斑,潮濕時呈軟腐狀。病果有橢圓形暗綠色水浸斑,干燥時病斑變褐凹陷并有腐爛現象,并生有白霉;潮濕時整個果實呈現褐色腐爛,表面布滿白霉。 (3)防治措施 土壤滅菌;采取壟作或高畦栽培;加強田間管理,預防低溫高濕;噴施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畝用藥液50kg。 5、西葫蘆蚜蟲 西葫蘆的主要害蟲是蚜蟲,對蚜蟲的防治可以參考黃瓜栽培中對蚜蟲的防治方法。 編輯:李敏

[原創]無公害綠色西葫蘆生產技術(四)

圖文簡介

本文詳細闡述了西葫蘆白粉病、菌核病、灰霉病、綿腐病、蚜蟲四大病害、一大害蟲的危害癥狀、發病條件與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