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緩苗前后管理 定植后,要調節氣溫,保持在25℃~28℃,并保持土壤潮濕。一般經3~5天后,可看到心葉見長,而且出現新根,則證明緩苗成功。這時應降溫、降濕,控溫在20℃~25℃,并適當通風降濕。露地生產,則要通過鋤耪松土,降濕蹲苗。蹲苗期約1周,瓜秧開始甩蔓。這時,應結合追肥(每畝施尿素10kg),澆1次提秧水。棚室內生產,要進行扎眼施穴肥,實行膜下暗灌水,隨后則插架綁蔓。為了不影響光照,應采用吊蔓法,即在棚室頂部正對著秧苗吊一條細繩,然后將瓜蔓盤到繩上。 5、水肥管理 插架和吊蔓后,直至根瓜長到5~8cm長的這段時間,只進行綁蔓、引蔓和除草等田間管理。當根瓜長到10cm左右時,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時期,要加強水肥管理。每畝可施餅肥200kg,或施尿素15kg,以促秧結瓜。此后,則每3~5天澆1次水,每2次澆水之間追1次肥。每次施用尿素15kg,可用隨水施肥方法。同時,土壤要保持濕潤。當發現新生葉片黃綠,瓜條膨大緩慢時,可以進行葉面噴肥,用0.2%磷酸二氫鉀,或用0.2%白糖水加0.2%尿素噴施葉面(每畝用藥液70kg)。在噴藥防治病蟲害的同時,也可加入適量的葉面肥。此外,進入結瓜期以后,對于棚室內生產的黃瓜,應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氣肥,使棚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由300μL/L增加到1200μL/L。這樣,黃瓜的產量可增加50%~100%。二氧化碳氣肥的來源,可由燃燒沼氣生成,也可由碳酸氫銨與硫酸進行化學反應生成。 6、植株調整 除插架和綁蔓外,還要及時去掉卷須和多余的側枝。對于主側蔓都可結瓜的品種,當側蔓結1~2條瓜后,留3片葉就可打尖,這樣有利于通風透光。在棚室內生產,由于棚室高度所限,主蔓在25片葉時就可打尖。另外,由于黃瓜葉片的光合能力只有30天左右,所以如果枝葉過密,應適當摘去下部的老葉。 7、適時采收 黃瓜只要水肥充足,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下,生長膨大得較快,有的一晝夜可長3~5cm。因此,必須及時采收,只要達到商品成熟度就可采收。在冬、春季生產黃瓜,如有降溫天氣、連陰雨、雪天,或發現有脫肥現象時,應提前采收。特別是對根瓜應該早摘,因為根瓜的生長,直接影響到其他瓜的發育。另外,對于畸形瓜,如螺旋瓜、尖嘴瓜及大肚瓜等,必須及早摘除,以減少營養消耗。 編輯:李敏

[原創]無公害綠色黃瓜生產技術(七)

圖文簡介

要想使黃瓜盡早結瓜,并獲得較高的產量,加強定植后的管理尤為重要。定植后,要進行綁蔓、引蔓和除草,植株調整等田間管理,此外,還要加強水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