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播種與籽苗管理 播種前用30℃的溫水澆透床土,待水滲下后播種;也可提前3~5天澆透床土,覆蓋塑料薄膜烤床土,待床土穩定在15℃以上進行播種。在播種時,先撒2/3藥土,然后按種距1cm×1cm左右進行播種,播后再撒1/3的藥土覆蓋,隨即可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也可通過電熱線控制溫度,在保持床土溫度15℃~20℃的條件下,一般3~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即可揭去塑料薄膜,供給充足光照,白天保持氣溫在25℃,夜間控溫在15℃左右,床土溫度要保持在15℃~20℃,當播后20天左右,長到2~3葉時為花芽分化期。為促使早開花和降低開花節位,應提供低溫(15℃~18℃)和短日照條件,而且在這個時期不要移苗。 6、幼苗期與成長期管理 幼苗期與成長期管理的主要差別是營養面積不同,幼苗期營養面積每株為5cm×6cm,成苗期營養面積為8cm×10cm,在移苗至緩苗期,都必須保溫保濕促緩苗,緩苗后則要控溫降濕促生根,經過逐漸降溫鍛煉,番茄的秧苗可變成紫綠色,而且有彈性,如發現葉面呈黃綠色,出現脫肥現象,可在晴天噴0.2%尿素或噴磷酸二氫鉀,在定植前,必須達到壯苗標準。 7、番茄壯苗標準 壯苗是指生長健壯、無病害、生活力強、能適應定植以后栽培環境條件的優質豐產苗。一般冬季育苗70天,夏、秋季育苗30天左右,春季40~50天苗齡;壯苗株高15~20cm,下胚軸2~3cm長;莖粗一般在0.5~0.8cm,節間短,呈紫綠色,葉片7~9片,葉色深綠帶紫,葉片肥厚;第一花穗已現大蕾;根系發達,吸收根多,植株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 8、育苗過程中的異常現象 (1)高溫高濕引起的異常現象 易徒長,子葉細小而長,胚軸長超過4cm,葉色淡綠,葉片薄。 (2)低溫干旱引起的異常現象 易老化,葉片小,葉色黑綠,節間短,植株矮小,根系不發達。 (3)缺鈣癥狀 新葉葉緣老化并不斷擴大,最后葉緣變褐壞死,而下部葉仍綠。 防止秧苗徒長的措施,主要是增強光照和降低溫度,并適當控制水分,因此必須蹲苗或煉苗。采用營養缽或營養土塊育苗,其煉苗方法與黃瓜栽培相似,具體做法是:將營養缽或營養土塊平擺開,往其縫隙中填細干土,同時控水,并適當降溫,即可達到蹲苗、煉苗的效果。為了減少占地,也可將營養缽或營養土塊疊壘起來,適當控水降溫,同樣起到蹲苗、煉苗的效果。有時雖然已育好秧苗,但因騰茬困難,不能及時定植,也可采取這些方法囤苗。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