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足基肥 茭白移栽前2~3天除草、翻耕,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尿素20~25公斤、草木灰75~100公斤,將肥與泥充分耙勻。連泥挖起長有茭苗的老茭墩,順著分蘗趨向,以3~5個健壯分蘗苗為一墩分開,每墩要求帶有老莖和部分匍匐莖,隨挖隨分隨栽。過高的茭苗栽前割去葉尖,株高留30厘米。栽植行距為66~72厘米,株距66厘米,每畝栽1100~1300墩,基本苗6000株左右。 早管促早發(fā) 茭白定植后直到返青期,田間保持水層3厘米左右。分蘗期淺水灌溉,水深3~4厘米;分蘗后期深水控蘗,開始水深7~9厘米,7~8月當天氣炎熱時水位升高到10~15厘米,并經常換水;采收末期淺水3~5厘米。返青后耥田3次,間隔7天左右,并著重施好分蘗肥。第一次耥田,每畝施腐熟人畜糞尿2500~3000公斤;第二次耥田,每畝再施碳酸氫銨40~5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施后就耥,使肥料在土壤中均勻分布,并與土壤結合,充分提高利用率。 中耕除草整形移栽 緩苗后進行中耕,每8~10天一次,共進行2~3次,以除草和增氧促根。分蘗末期進行整形,及時摘除黃葉、枯葉、老葉,踩入泥中,以利于株叢之間通風透光。這不僅有利于茭白生長,還可以降低病蟲危害。 適時采收 當假莖中部膨大,葉鞘被擠到左右兩側,假莖中露出1~2厘米潔白茭肉(即“露白”)時為采收適期。過早采收茭白影響產量;過遲采收,降低品質或失去食用價值。茭白成熟不一致,必須分次采收。一般間隔2~3天采收一次。采收時要小心,不要損壞鄰近的茭白植株。 編輯:李敏

茭白肥水管理要點

圖文簡介

無論單季或雙季茭白,由于生育期長,植株生長茂盛,對水的需求期長,對肥的需求量大,肥水管理與茭白的產量緊密相關。要使茭白優(yōu)質高產,必須抓好以下幾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