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流產是懷孕奶牛常發疾病,可發生在妊娠期的各個階段,但以奶牛懷孕早期多見?,F將奶牛流產的原因及治療措施介紹如下: 一、流產的原因 1.營養性流產。養殖戶在奶牛干奶期不飼喂精飼料,導致母牛身體瘦弱,胎兒得不到充分的營養,造成流產;飼料單一,飼料中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等,易引起流產。 2.機械性流產。場牛舍矮小簡陋,管理粗放,造成奶牛經常相互頂撞、擁擠,有時人為粗暴驅趕、毆打妊娠母牛,直腸檢查方法不當,運動場地或牛舍濕滑等因素都能造成奶牛流產。 3.飼喂發霉變質和不適當飼料。母牛懷孕期間飼喂霉變玉米,易導致母牛流產。此外,在奶牛妊娠后期給奶牛飼喂發霉的酒糟也易造成母牛流產;給奶牛喂葵花籽餅超量易使妊娠中斷,生出死胎。 4.應激因素致母牛流產。養殖場調運奶牛,長途運輸和正常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牛舍環境過度潮濕、擁擠、悶熱,特別是氣溫在30℃以上和在強烈日光照射下牛易發流產。 5.藥物性流產。懷孕奶牛服用了驅蟲藥、瀉下藥、皮質激素類藥、麻醉藥、發汗藥等藥物,也能致孕牛流產。 6.疾病性流產。奶?;夹?、肺、肝、腎及胃腸道疾病,嚴重的大出血,下痢和瘤胃臌氣等都易造成懷孕奶牛流產。 7.激素紊亂性流產。懷孕母牛體內生殖激素分泌出現紊亂,比例不協調,易造成流產。 二、治療措施 1.如果孕牛出現腹痛、起臥不安、呼吸和脈搏加快等臨床癥狀,即可能發生流產。處理原則為安胎,使用抑制子宮收縮藥。肌注孕酮50~100毫克,隔日1次,連用數次;或注射1%硫酸阿托品1~3毫克。進行陰道檢查,盡量避免直腸檢查,以免刺激母牛。 2.先兆流產經過上述處理,病情仍未穩定下來,陰道排出物繼續增多,子宮頸口已開放,胚囊已進入陰道或已破水,流產已在所難免,應盡快促使子宮內容物排出,以免胎兒死亡腐敗引起子宮內膜炎,影響以后受孕。如子宮頸口已經開大,可用手將胎兒拉出,或施行截胎術。對于早產胎兒,若有吸吮反射,可幫助吸乳或人工喂奶,并注意保暖。 3.對于延期流產,如干尸化胎兒或胎兒浸溶者,首先使用前列腺素制劑,或同時應用雌激素,以促使子宮頸擴張。待胎兒取出后,用0.1%高錳酸鉀、0.1%新潔爾滅液或5%~10%鹽水等反復沖洗子宮。然后注射縮宮素,促使液體排出,最后在子宮內放入抗生素(慶大霉素、青霉素、鏈霉素等)進行消炎。 4.如有隱性流產或早期流產史時,配種前應徹底清宮,孕后30天左右每次肌肉注射黃體酮50~100毫克,每3周1次,直至懷孕5月齡為止。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