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疾病種類很多,包括日常腐蹄病、瘤胃酸中毒、奶牛乳房炎等。這些疾病不僅影響奶牛業的發展,也會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困擾與經濟損失,如何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奶牛疾病,是廣大養殖最為關注的問題。近日,山西農科110專家、太原市陽曲縣畜牧局獸醫師劉銀亮專門就針對這一問題為做了詳細的講解。 記:劉老師您好,目前奶牛生產中有哪些疾病困擾著養殖戶呢? 劉:常見的有奶牛腐蹄病、瘤胃酸中毒現象、酮病、以及奶農目前棘手的奶牛乳房炎。 記:劉老師,造成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能詳細的做一個介紹嗎?比如,奶牛腐蹄病,這種的發病癥狀及原因是什么? 劉:好的。奶牛腐蹄病是危害農村散養戶奶牛生產、導致奶牛生產性能下降的重要疾病之一。該病發生后表現的主要癥狀是,蹄的真皮和角質層組織發生化膿性病理變化,其特征是真皮壞死與化膿,角質溶解,病牛疼痛,跛行。 其主要的發病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營養不良:日糧中礦物質鈣、磷不平衡(正常比例1.25~1.35:1),日糧中鈣磷供應不足,蹄角質疏松,體質弱可能是造成腐蹄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管理不善:如牛舍陰暗潮濕,運動場泥濘,糞便不及時清除,牛蹄長時間被糞、尿、泥水浸漬、牛蹄軟化,修蹄不定期。 三是運動和生活場地不平:奶牛運動時牛蹄被尖硬異物損傷,造成壞死桿菌、化膿性棒狀桿菌、鏈球菌、結節狀梭菌等細菌的感染。 記:劉老師,那么在生產中該如何有效預防奶牛腐蹄??? 劉:在生產中應堅持定期修蹄,保持牛蹄干凈;搞好環境消毒衛生,創造干凈、干燥的環境條件,保護牛蹄健康。保持運動場平整,及時清除異物和糞便。加強飼養管理,減少蹄部的損傷。加強對牛蹄的監測,以及時治療蹄病,防止病情惡化。當畜群中發生感染時,應將病畜從畜群內隔離,以控制感染。在廄舍門口可放干的防腐劑或藥液如2%~4%硫酸銅溶液;硫磺石灰1:15藥??;潮解的石灰或5份硫酸銅和100份1石灰相混,令牛從中經過。飼料中添加二氫碘化乙二胺和尿素或硫酸鋅飼喂,對腐蹄病有預防作用。同時要保持日糧平衡,鈣磷的喂量和比例要適當,以減少腐蹄病的發生。 記:劉老師,在飼養管理中,奶牛常發生瘤胃酸中毒現象,這種病的主要癥狀有哪些?該咋預防? 劉: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給其飼喂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類飼料,致使乳酸在其瘤胃中蓄積而引起的一種全身代謝障礙性疾病。病牛以消化紊亂、癱瘓和休克為主要特征。急性病例步態不穩,呼吸急促,往往在表現癥狀后1~2小時內死亡,臨死前張口吐舌、高聲哞叫、摔頭蹬腿、臥地不起,并從口腔內流出泡沫狀含血液體。亞急性病例食欲廢絕、精神沉郁、呆立、眼窩凹陷、肌肉震顫,病情較重者癱瘓,頭向背側彎曲,呈角弓反張狀,同時四肢伸直、呻吟、磨牙、眼瞼閉合,呈睡狀。 要預防該病的發生,就要注意奶牛的日糧供應是否合理,要做到精粗飼料比例要平衡,嚴禁為追求產奶量而過分增加精飼料的喂量。根據奶牛分娩后患該病幾率較高的特點,應加強奶牛干奶期的飼養管理。奶牛干奶期應以粗飼料為主,精飼料的喂量每天不宜超過4公斤。為防止奶牛采食過多的精飼料,可在其日糧中增加2%的碳酸氫鈉,并讓奶牛每天運動1~2個小時。 治療本病的原則是補液、補糖、補堿,以促進病牛的血液循環,緩解病情。 臨床多采取如下方法治療: (1)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3000~5000毫升、5%的碳酸氫鈉溶液500~1000毫升、安那鉀2克。 (2)靜脈注射山梨醇或甘露醇300~500毫升。 (3)肌肉注射慶大霉素100萬單位,每日兩次。 以上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預防措施及治療方法,希望能給廣大養牛戶帶來幫助,從而避免損失,提高效益。 記:奶牛乳房炎也是奶農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那么在生產中如何有效護理,從而更好的預防奶牛乳房炎的發生? 劉:目前乳房炎的治療大多采用抗生素類藥物,但抗生素會造成藥物殘留,還需要棄掉半月的奶。因此,在對待奶牛乳房炎的問題上應該是事先預防重于事后防治,平常將預防措施做到位。 第一注意環境衛生:大多數患乳房炎的奶牛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因此,預防奶?;既榉垦椎年P鍵是要保持牛舍的環境衛生。牛床設計要合理,牛床過大會使奶牛把糞便排泄在牛床上,當其趴臥時乳房容易被糞便污染;牛床過小又容易使奶牛接近糞溝。牛床內要鋪墊足夠的干草,并及時更換,清理牛舍中的糞便,保持牛舍內干燥清潔。另外,牛群的密度要合理,并經常通風換氣。圈舍每周用消毒藥噴灑消毒,運動場半個月用3%火堿水消毒一次。 第二要做到科學飼養:1.干奶期及圍產期管理。在奶牛干乳期的后2周日糧中添加充足的維生素A、維生素E,可提高奶牛機體的抵抗力,減少乳房炎的發生;在奶牛分娩前3周開始,每頭牛日糧中添加0.5克左右的維生素E,乳房炎發病率可明顯降低;在分娩前2周,為防止乳房的膨脹,應適當減少多汁飼料和精料的喂量,減少1/3~1/2的食鹽供給量,以預防乳房水腫造成乳房發炎;在奶牛產后2~3日內,每日擠奶次數3~4次。另外,要合理搭配飼草,保證飼料優質充足,杜絕奶?;ハ囗敿埽乐挂驊ひ蛩貙е氯榉垦椎陌l生。為了防止病原菌侵入乳頭引起乳房感染,擠奶后,可用甘油和凡士林涂抹乳頭,可有效減少致病微生物侵入,減少感染機會,對乳房炎防治有一定效果。 2.供給奶牛全價配合飼料。要根據飼養標準在日糧中添加充足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三是要加強牛群的日常管理 :奶牛在犢牛期時要進行去角,這樣可以避免牛群打斗時牛角劃傷乳房;牛舍地面不要太光滑,哄趕牛群時要慢慢哄趕,避免奶牛相互擁擠或滑倒;水槽和飼槽要有足夠的寬度,避免奶牛搶水搶料;奶牛轉群時盡量安排在夜間;及時隔離和淘汰患有嚴重乳房炎的病牛。 第四、在干奶期和圍產期做好奶牛乳房護理 1.干奶期護理。此時期采取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向乳房內注入抗菌藥物,可殺滅病原菌,預防感染。藥液注入前要清潔乳頭,乳頭末端不能有感染。 2.圍產期護理。妊娠母牛在分娩前7~10天每天進行一次乳頭藥浴。乳房水腫在初產母牛中較多發,遇到這種情況,要控制日糧中食鹽的喂量,改機器擠奶為人工擠奶。 第五、注意擠奶方法及后續護理 1.擠奶前護理。擠奶前清洗乳房,用水應干凈,保證一牛一盆,冬季用溫水,水溫在30℃~50℃,以減少對乳房的刺激,擦拭用的毛巾應一牛一巾,用后煮沸消毒,以減少交叉感染。 2.擠奶后護理。清洗乳房后用消毒藥液浸泡乳頭半分鐘,再用毛巾擦干。在環境衛生較差的牛場實施這一程序很有必要。擠完奶15分鐘之后,乳頭的環狀括約肌才能恢復收縮功能,關閉乳頭孔,在這15分鐘之內,張開的乳頭極易受到外界病原菌的侵襲。及時藥浴,可以降低乳房炎的發病率。 記:劉老師,奶牛酮病是一種什么病,其發病原因及癥狀有哪些? 劉:奶牛酮病主要發生于經產而營養良好的高產乳牛,其產犢牛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些牛久治不愈和反復發病終致淘汰。 某牛場調查結果:通過對發病奶牛采食飼料進行調查,其基本配方大致相同,粗飼料幾乎全喂的是干玉米秸桿。精飼料的配方為:玉米50%、豆餅20%、胡麻餅(有的戶給葵花餅)15%、麩皮12.5%、食鹽1%、石粉1.5%。根據臨床癥狀和飼喂飼料情況調查,病牛是喂富含蛋白質和脂肪料過多引起的奶牛酮病。 主要原因:飼喂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飼料過多,而碳水化合物飼料不足,其次,運動不足,前胃機能減退,大量泌乳,乳糖消耗,容易促進本病的發生。 主要癥狀:常在產后幾天至幾周內出現,以消化紊亂和精神癥狀為主。患畜食欲減退,不愿吃精料,只采食少量粗飼料,或喜食墊草和污物,反芻停止,最終拒食。糞便初期干燥,呈球狀,外附黏液,有時排軟糞,臭味較大。后多轉為腹瀉,迅速消瘦。精神沉郁,凝視,步態不穩,伴有輕癱。有的病牛嗜睡,常處于半昏迷狀態。但也有少數病??裨旰图樱瑹o目的地吼叫,向前沖撞,空口虛嚼,眼球震顫,頸背部肌肉痙攣。呼出氣體、乳汁、尿液有酮味(爛蘋果味),加熱后更明顯。泌乳量下降,乳脂含量升高,乳汁易形成氣泡,類似初乳狀。尿呈淺黃色,易形成泡沫。叩診肝儲濁音區擴大。 亞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公牛表現為進行性消瘦;母牛泌乳量下降,發情遲緩等,尿酮檢查陽性即可確診。 記:請您再具體講解一下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奶牛酮病? 劉:首先應加強對病牛的護理,調整飼料,減喂油餅類等富含脂肪類飼料,如豆餅、胡麻餅、葵花餅等,增喂甜菜、胡蘿卜、優質干草等富含糖和維生素的飼料,限制高能量的濃厚飼料的進食量,增加干草喂量。通常按干物質計,精粗料比例以30:70為宜;按混合料計,以每日3~4公斤,青貯15~20公斤,干草量不限。 適當運動,尤其對妊娠后期和產犢以后的母牛,應適當減少精料喂量。 發病后可采取以下治療措施: 一、給病牛補糖和含糖物質,促進糖源異生,解除酸中毒;調整胃腸機能。 二、內服牛羊胃動力(牛羊健胃散)250克。25%~5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毫升,地塞米松磷酸鈉40毫升,5%碳酸氫鈉注射液500~1000毫升,輔酶A500國際單位,混合一次靜脈注射,必要時可重復或少量多次,注射使用,以維持血糖的穩定。丙二醇或甘油500克,灌服每日2次,連用5~7天,也可用乳酸鈉或乳酸鈣450克內服,每日1次,連用5日,還可用乳酸銨200克,灌服,連用5日,或丙酸鈉120~200克,混飼喂給或內服,每日1次,連用7~10天。 編輯:范璐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