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后進入盛夏時節,白天氣溫高達30℃以上,而生姜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左右,過高的溫度和光照強度,常會造成生姜發生生理性障礙。再加上北方地區進入汛期,陰雨天氣增多,容易使各種病害發生流行。下面介紹一下生姜盛夏期間管理要點。 一、及時揭開地膜 地膜覆蓋的主要作用是在早期起提溫保墑的作用,生姜進入“三股叉”期后,主要管理措施是降溫和澆水施肥,這時地膜不但起不到作用,還會帶來很大弊病。地溫過高影響姜塊的膨大,也會影響根系下扎。地膜反射陽光,會對葉片加溫和烘烤,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地膜覆蓋影響了澆水施肥噴藥,給田間管理帶來極大不便。所以,要及時揭開地膜,促進生姜生長。 二、供應充足肥水 生姜“三股叉”期以后,姜塊進入快速膨大期,這一時期也是生姜需水需肥的大量期,應間隔15天隨水沖施硫酸鉀復合肥一次,一共沖施3次,每次每畝沖施30公斤。 三、及早預防病害 在生產上,生姜的主要葉部病害有炭疽病、葉斑病、葉枯病和細菌性病害,根部病害有莖基腐病、根腐病、姜瘟病等。防治葉部病害可選用阿米妙收10毫升+銅高尚35毫升對水15公斤噴霧防治,隔15天后再噴施1次。采用此方法灌根,可以防治生姜莖基腐病、姜瘟和根腐病等根部病害。 四、及時防治蟲害 害蟲齡期越大,抗藥性越強,防治越困難。所以,一定要堅持“提前防治,治卵兼治蟲”的原則。生姜上為害較重的害蟲有姜螟(鉆心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薊馬、煙粉虱等,可選用20%的康寬10毫升,對水15公斤混合均勻噴霧防治,每隔15天噴施1次,連噴3次。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