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棉花正處于花鈴期,是決定棉花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期。但今年從6月底以來,我省氣溫一直在35℃以上高位運行,最高溫度達到41℃。持續高溫天氣會加速棉花生育進程、影響棉花授粉、坐鈴,同時會使棉花黃萎病、棉葉螨等病蟲害擴散蔓延加重,對棉花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當前需加強棉田管理,做好水肥管理、綜合調控、病蟲防治等工作。 1.保證棉田適宜濕度,減少蕾鈴脫落。棉花是比較耐高溫的作物,但持續高溫仍會對開花期的棉花生長產生不利影響。高溫下棉花呼吸加劇,光合作用削弱,花粉活力降低,一般在日平均氣溫32℃以上蕾鈴脫落會顯著增加。所以當出現持續高溫酷暑天氣時,保證棉田的濕度,防止棉花脫肥至關重要,要根據天氣情況和棉花長勢,及時澆水施肥,做到一水一肥,當棉田濕度足夠時,棉花群體就會蒸發出大量水分,以此降低棉田的溫度,保證授粉的正常進行。 2.科學化控,及時整枝打頂。高溫干旱天氣棉花的生長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因此在化控上要謹慎,縮節安用量過度抑制棉花生長。應在棉花打頂后3~5天用縮節安重控一次,根據棉花長勢,旺長的棉田用8~10克,一般棉田6~8克進行化控。結合化控可每畝用硼肥30~50克,磷酸二氫鉀100~150克進行葉面噴施。 另外在管理上要及時整枝打頂抹贅芽,確保通風透光。打頂應采用輕打去小頂法,即打去頂尖連帶一片剛開展的小葉,切忌“大把揪”,要先打長勢弱的地塊,后打長勢強的棉田,并把頂尖贅芽集中帶出田外處理。 3.重點監測棉花黃萎病和棉葉螨。持續高溫應特別監測棉花黃萎病和棉葉螨。要堅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則,要堅持調查、點片防治的技術路線,達到防治指標時再進行綜合、綠色防治。 預防黃萎病最有效措施是增施鉀肥,田間初見病株時,可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15克對水50千克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均勻噴霧。 棉葉螨點片發生時,應采取點片挑治,連片發生時,選擇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或者15%噠螨靈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進行全田藥劑噴霧防治。   編輯:李敏

持續高溫天 棉田加強管

圖文簡介

當前,棉花正處于花鈴期,是決定棉花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期。但持續高溫天氣會加速棉花生育進程、影響棉花授粉、坐鈴,同時會使棉花黃萎病、棉葉螨等病蟲害擴散蔓延加重,對棉花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當前需加強棉田管理,做好水肥管理、綜合調控、病蟲防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