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永久枝上的芽一般分為主芽和副芽兩種。主芽又稱正芽或冬芽;副芽又稱夏芽。主芽和副芽生長在一起形成一個復芽。主芽有芽的形態,外面有鱗片,每組鱗片三個,中間的相當于葉,兩旁的相當于托葉,每組內各有一個副芽(副雛梢)。棗樹的花芽則在脫落性結果枝—棗吊上。 棗樹主芽為鱗芽,一般在形成的當年并不萌發,為晚熟性芽,至第二年春天萌發可成為發育枝(棗頭),也可萌發成為結果母枝(棗股),有時不萌發而成為“隱芽”。隱芽的壽命很長,可達百年之久,如遭受刺激,仍可萌發為棗頭或棗股,對于樹體更新復壯有意義。 主芽著生在棗頭和棗股的頂端,或側生在棗頭一次枝和二次枝的葉腋間。因其著生部位不同,生長發育習性也不同。著生在棗頭頂端的主芽,具有針刺狀鱗片,在冬前已分化出主雛梢和副雛梢,春季萌發后,形成棗頭的一次枝。側生的主芽春季萌發后,其最早形成的1~2個副雛梢,常發育不良而不抽枝。 編輯:王大偉

棗樹主芽的特點

圖文簡介

棗樹永久枝上的芽一般分為主芽和副芽兩種。主芽又稱正芽或冬芽;副芽又稱夏芽。主芽和副芽生長在一起形成一個復芽。主芽有芽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