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粉病 1.癥狀 初期葉片出現針頭狀白色粉點,逐漸擴大成污白色圓形斑,病斑周圍呈放射狀,至后期病斑連成片,嚴重時整葉布滿厚厚一層白粉,全樹大多數葉片為白粉覆蓋。秋末正常葉片變為紅色時,被白粉覆蓋的病葉仍為暗綠色或黃色,并在白粉層上出現黑色小粒點。受白粉病危害的葉片組織褪綠,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使病葉提早脫落,不僅影響樹勢,還嚴重地影響觀賞。病榮還侵染嫩梢。8月底9月初,在葉片的白粉中出現小顆粒狀物。初為黃色,顏色逐漸加深,最后變為黑褐色,為病菌的繁殖體,內含供傳播和浸染的大量孢子。 2.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秋季徹底清除落葉,剪除有病枯枝,就地銷毀或運離病區,地面噴撒硫磺粉,以消滅越冬病原。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以增加抗病力;清除近地面和根際周圍的分蘗小枝,能減輕或延緩病害發生。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次20%粉銹寧800~1000倍液,有效期可達2個月;或噴灑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數次。4月中旬在地面上撒硫磺粉(15-22.5千克/公頃),黃櫨發芽前在樹冠上噴灑3波美度石硫合劑。 編輯:范璐維

[原創]黃櫨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一)

圖文簡介

黃櫨是中國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葉片秋季變紅,鮮艷奪目,黃櫨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紅色羽毛狀在枝頭形成似云似霧的景觀;黃櫨也是良好的造林樹種。黃櫨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等,病害相應的癥狀及防治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