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黃櫨枯萎病 1.癥狀: 黃櫨枯萎病是香山紅葉的重要病害,輕者嚴重影響紅葉景觀,重者很快死亡。感病葉部表現為2種萎蔫類型: (1)黃色萎蔫型:感病葉片自葉緣起葉肉變黃,逐漸向內發展至大部或全葉變黃,葉脈仍保持綠色,部分或大部分葉片脫落。 (2)綠色萎蔫型:發病初期,感病葉表現失水狀萎蔫,自葉緣向里逐漸干并卷曲,但不失綠,不落葉,2周后變焦枯,葉柄皮下可見黃褐色病線。根、枝橫切面上邊材部分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的褐色條紋。剝皮后可見褐色病線,重病枝條皮下水漬狀。花序萎蔫、干縮,花梗皮下可見褐色病線。種皮變黑。 發生不易防止病原菌是植物土傳病菌,通過健康植物的根與先前受侵染的殘體的接觸傳播,在土壤中的病體上存活至少2年。病原菌可直接從苗木根部侵入,也可通過傷口侵入。病害發展速度及嚴重程度,與黃櫨主要根系分布層中的病原菌數量呈正相關。種植在含水量低的土壤中的樹木以及邊材含水量低的樹木,萎蔫程度和邊材變色的量都有所增加。過量的氮會加重病害,而增施鉀肥可緩解病情。 2.防治方法: (1)挖除重病株并燒毀,以減少侵染源。 (2)栽植抗病品種。 (3)用土壤熏蒸劑處理土壤后再栽植黃櫨。 編輯:范璐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