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膠病是桃、杏、李、大櫻桃等最重要的枝干病害,一旦患上此病便開始流膠,樹勢漸衰。造成流膠的直接原因是樹體枝干創傷口,如機械損傷、凍傷、日灼、修剪過重、藥害等造成的傷口。第二個原因是病蟲危害、真菌和細菌侵染導致樹體多處流膠。第三個原因是生理病害引起流膠。 ?生理性流膠:主要發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樹膠與空氣接觸變成茶褐色硬質琥珀狀膠塊,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病重,大齡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 ?侵染性流膠:主要為害枝干。病菌侵染當年生枝條,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發生分生孢子,隨風而傳播,多從傷口和側芽處入侵,出現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當年不流膠,具有潛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開裂溢出膠液,發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圓形的小黑點,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這是與生理性流膠的最大區別。特別是雨天從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順枝干流下或濺附在新梢上,從皮孔、傷口侵入,成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干內潛伏病菌的活動與溫度有關。當氣溫在15℃左右時,病部即可滲出膠液,隨著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加重,且土壤粘重、酸性較大、排水不良易發病。 編輯:范璐維

[原創]樹體大量流出膠狀液體的原因

圖文簡介

流膠病是桃、杏、李、大櫻桃等最重要的枝干病害,一旦患上此病便開始流膠,樹勢漸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