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 (1)1月份我國華東地區處于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時期,絕大多數宿根地被處于休眠或半休眠狀態。綠葉期較長的半常綠種類菊花腦等,在12月種子成熟采收后1月初割去已枯黃的地上部分。 (2)對于準備種植地被的土地,在秋天翻耕的基礎上利用這個時間施用有機肥料,如河泥等。 (3)木本矮生灌木地被可冬季施濃肥。 (4)遇到1月份過分干燥,于春季開花和早春萌生的地被容易受凍,應選擇晴天中午適當澆水。 (5)可結合冬閑,對排水不良的地被種植地進行加土或疏溝等作業。 2月份 (1)宿根、球根地被需要更新復壯的可在2月份至3月初將植株或地下部分挖起,分株,在栽植地施基肥,再重新種植。多余的可以擴大種植。 (2)對早春開花的地被二月藍、點地梅、水仙等施追肥。 (3)如遇春來早,注意澆水促使地被萌動。 (4)春節前后公共綠地游人量多,要做好地被的保護管理工作,以減少損失。 3月份 (1)木本地被的抽稀、移植、擴大種植和補缺株。 (2)3月份正是大地回春,地被復蘇的時節,要及時檢查地被的春季復蘇情況,適當澆水。控制游人入內。特別是春花地被要禁止游人踩。 (3)隨氣溫回升,一些害蟲開始活動,如蚜蟲、地老虎等,應注意防治。 (4)觀葉地被逐步萌發或恢復生長,可施春肥,促使其生長。對4、5月開花的地被促使花蕾的形成和發育。 (5)蔥蘭、韭蓮、鐵扁擔等球根、宿根地被植物分栽可在月初進行。地被的缺株要在中、下旬及時補種,以利于植株生長的一致。 (6)萱草等在葉萌動后穴間中耕、追肥催苗。 (7)菊花腦等地被播種在驚蟄前后時行。 編輯:范璐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