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為害】 各桃產區均有發生,主要為害桃果,嚴重影響桃產量好質量。 【癥狀】 桃果實自頂部開始表現為褐色,并伴有水漬狀,后迅速擴展,邊緣變為褐色,感病部為的果肉也為黑色、且變軟、有發酵味。感病初期病果看不到菌絲,后期果實長失水干縮形成僵果,表面布滿濃密的灰白色菌絲。 【病原】 扁桃擬莖點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體為灰白色,生長后期的老化菌絲為黑色。分生孢子器為圓錐形,病原的分生孢子梗不分枝。 【發生規律】 病原以分生孢子器在僵果或落果中越冬。春天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果實,果實近成熟時,病情加重。桃園密閉不透風,樹勢弱發病重。 【防治方法】 注意桃園通風透光,增施有機肥,控制樹體負載量。撿除園內病僵果和落地果,集中深埋或燒毀。 防治應重點在花期噴藥,同時結合消除桃園病原。發病初期噴灑下列藥劑: 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每15天用藥1次,共用2~3次。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