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多發生在桃果成熟期,有的在果頂到果梗方向發生縱裂,有的在果頂部發生不規則的裂紋,降低商品價值,且易腐爛:氣壓突然劇烈變化而使果肉膨脹,果皮開裂。 【病因】 品種特性:肉質松脆的品種比肉質致密的品種更容易裂果;偏圓形的品種比長圓形品種更容易裂果;早、中熟品種比晚、遲熟品種更容易裂果。 環境條件:在硬核期前后遇到雨水過多,容易裂果;土壤地下水位過高,排水不良也會造成裂果。 培育管理:偏施氮肥、磷肥不足,造成桃樹徒長,不重視夏季修剪,容易造成裂果。 果實在成熟期,果汁滲透壓增高,吸水性強,此期間如果降雨多或降雨時間長,易發生裂果。 【防治方法】 桃果開裂后沒有補救措施,可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如品種上選擇不易裂果的品種,栽培管理上加強開溝排水,重視夏季修剪,施足磷肥、少施氮肥等、疏除徒長枝及過多郁閉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適時中耕除草,保持樹盤根際土壤疏松狀況,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強土壤透氣性,為根系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樹盤覆蓋,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確保土壤水分和營養供應均衡。多雨年份及早采收,可分多次采收。樹上不留過熟果。套袋也可減輕病菌對果實的為害,從而降低裂果率。 編輯:李敏

[原創]桃裂果

圖文簡介

桃裂果病在不同品種上發病程度不同,主要以晚熟桃發病較重。桃生產上裂果現象發生較重,不僅降低了產量,而且也影響了外觀品質和經濟效益。本文從桃裂果的癥狀、成因及防止措施等方面作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