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為害】 梨褐腐病是仁果類生長后期和貯藏期重要病害,在全國各梨產區普遍發生重。是生長后期和貯藏期重要病害,嚴重時病果率達10%~20%。 【癥狀】 只為害果實。在果實近成熟期發生,初為暗褐色病斑,逐步擴大,幾天可使全果腐爛,斑上生黃褐色絨狀顆粒成輪狀排列,表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果果肉松軟,呈海綿狀略有彈性。樹上多數病果落地腐爛,殘留樹上的病果變成黑褐色僵果。 【病原】 Monilia frutigena稱仁果叢梗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果表面產生絨球狀霉叢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其上著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叢狀,頂端串生念珠狀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最適發育溫度為25 ℃,但在0℃條件下仍可擴展。 【發生規律】 以菌絲體在樹上僵果和落地病果內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自傷口或皮孔侵入果實。8月上旬至9月上旬果實近成熟期多雨潮濕時發病重。在果實貯運中,靠接觸傳播。在高溫、高濕及擠壓條件下,易產生大量傷口,病害常蔓延。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流行。果園管理差,水分供應失調,蟲害嚴重,采摘時不注意造成機械傷多,均利于褐腐病的發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及時清除初侵染源,發現落果、病果、僵果等立即清出園外,集中燒毀或深埋;早春、晚秋實行果園翻耕。適時采收,減少傷口。嚴格挑選,去除病、傷果,分級包裝,避免碰傷。貯窖溫度保持1~2℃,相對濕度90%。 發病較重的果園,花前噴施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藥劑保護。 落花后,病害發生前期,可用下列藥劑: 50%噻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 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77%氫氧化銅微??蓾裥苑蹌?00倍液等。 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實成熟前噴藥2次,藥劑可選用: 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 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 24%腈苯唑懸浮劑2500~3200倍液; 10%氰霜唑懸浮劑2 000~2500倍液; 2%寧南霉素水劑400~800倍液; 60%多菌靈磺酸鹽懸浮劑600~800倍液。 果實貯藏前,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浸果10分鐘,晾干后貯藏。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