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熱癥是奶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局部地方呈暴發態勢,病因極其復雜。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奶牛淘汰,造成極大的損失,同時也給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奶牛乳熱癥常發生于產犢后的奶牛,一般是由于奶牛產后血鈣過低、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等原因而導致其產后癱瘓、臥地不起,奶牛產后倒地不起。由于治療時間的延遲、治療藥物用量不足等原因致使母牛臥地時間延長,引起局部缺血性壞死對奶牛業的危害很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發病情況 今年4月,某養殖戶飼養的奶牛產后突然臥地不起,用鈣制劑治療無反應,知覺、意識尚存,筆者應邀去就診,經綜合診斷為奶牛乳熱癥。 二、臨床癥狀 該養殖戶飼養奶牛存欄200頭,一頭患牛發生于產后10天,懷孕第一胎;另一頭患牛發生于產后15天,懷孕第三胎。一頭患牛食欲減退,體溫正常,心率每分鐘為90次,頻頻試圖站立,但其后肢不能完全伸直,只能以部分屈膝的兩后肢沿地面爬行,臥地后,頭頸常稍扭曲成“S”狀。另一頭患牛心率每分鐘為100次,病牛心律不齊,兩后肢向后移位而呈現出犬坐姿勢。四肢及身體末端發涼,皮溫降低,體溫35℃,食欲減退,鼻鏡干燥,瘤胃蠕動及糞尿停止,泌乳量降低。 三、臨床診斷 根據發病后奶牛的臨床癥狀及發病時間進行診斷。同時檢查肝、腎和心肌的功能,重點檢查運動器官的損傷程度,有神經麻痹、產后血鈣過低性輕癱。通過視診、觸診、直腸檢查、肛門反射消失,肌肉松弛。 四、治療方法 1.給奶牛靜脈注射10%的葡萄糖酸鈣溶液1000毫升、安鈉咖3克、維生素B12克、維生素C10克,靜脈注射,每天兩次。 采用上述處方治療3天后,灌服健康牛瘤胃液10升;采取乳房送風一次,用乳房送風器打入空氣后,增加乳房的壓力,乳房的血管受到壓迫,血流量減少,隨血流進入乳房的鈣減少,血鈣水平得以維持。第四天一頭患牛能站立,而另一頭患牛仍不能站立,第五天開始堅持每天人工幫助其站立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同時在上述處方的基礎上加20毫克地塞米松、25%硫酸鎂溶液200毫升,一次皮下注射。 2.用0.1%的硝酸士的寧注射液5毫升百會穴內注射,每天一次,連用2天。停止注射后,給奶牛服加味飽和丸:焦三仙200克、萊菔子50克、雞內金30克、延胡索30克、川楝子50克、厚樸40克、焦檳榔20克、大黃50克、青皮60克,水煎去雜,灌服3天。并輔以維生素B、小蘇打粉等調理胃腸功能。并采取乳房注奶一次,向每個乳區各注入新鮮乳汁250毫升,10天后患牛能站立,泌乳量恢復正常。 五、預防措施 1.在干奶期飼料中鈣磷的比例1:1以下,對預防本病的發生有好的效果。 2.產前2~8天肌肉注射維生素D1000萬國際單位,每天一次,直至分娩。同時適當增加運動和光照。 3.預產前3~5天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溶液500毫升,每天一次,連續用3~5天。 4.嚴格執行防疫、檢疫和其他獸醫衛生制度,定期進行消毒,建立系統的奶牛病歷檔案,每年定期進行1~2次健康檢查,其中包括酮病、骨營養不良等病的檢查,春秋季各進行一次檢蹄修蹄,建議在犢牛階段進行去角。 5.奶牛每天必須鋪換褥草,堅持刷拭,清洗乳房和牛體上的糞便污垢,夏季最好每周進行一次水浴或淋浴(氣溫過高時應每天一至數次),并應采取排風和其他防暑降溫措施;冬季防寒保溫。 6.高產奶牛產前兩周進入產房,對出入產房的奶牛應進行健康檢查,建立產房檔案,產房必須干燥衛生,無賊風,建立產房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加強圍產期的護理,母牛分娩前,應對其后軀、外陰進行消毒。對于分娩正常的母牛,不得人工助產,如遇難產,獸醫應及時處理,加強妊娠奶牛的飼養管理,合理搭配日糧,放鹽磚讓牛自由舔食。 7.奶牛分娩后,應及早驅使站立,飲以溫水,喂以優質青干草,同時用溫水或消毒液清洗乳房、后軀和牛尾。然后清除糞便,更換清潔柔軟褥草。分娩后1小時,進行第一次擠奶,但不要擠凈,同時觀察母牛食欲、糞便及胎衣的排出情況,如發現異常,應及時診治,分娩兩周后,應作酮尿等檢查,如無疾病,食欲正常,可轉大群管理。 8.對經常發生本病的牛,其產后擠奶在滿足犢牛夠吃的前提下盡量少擠,并在產后注射鈣制劑,在飼料中添加鎂鹽、磷制劑,對預防血鈣降低時發生抽搐有預防作用。 9.牛舍和運動場周圍應有計劃地種樹、種草、美化環境,改善奶牛場小氣候。 六、注意事項 為了提高奶牛乳熱癥的治愈率,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事項: 1.早發現早治療。為了提高奶牛乳熱癥的治愈率,及早診斷,并及早應用鈣制劑、鎂制劑治療,治愈率高。 2.劑量給足。為了防止劑量不足引起的奶牛復發癱瘓,首次注射應選用大劑量。注射后10小時病牛如無好轉,可按原劑量重復注射,但最多不能超過3次。 3.根據病情適當增加藥物。應用鈣劑而效果尚不顯著者,第二次注射治療時緩慢注入15%磷酸二氫鈉注射液200毫升、15%硫酸鎂注射液200毫升,能促進痊愈。靜脈注射時,藥液不能漏于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腫脹甚至壞死。若不慎漏出時,可吸出漏出的藥液,并用25%硫酸鈉溶液20毫升,使形成不溶性硫酸鈣,以緩解對局部的刺激性。 4.注意掌握靜脈注射速度。靜注速度要慢,劑量不宜過大,以防導致心室纖顫,于收縮期鈣劑靜注速度過快,劑量過大,可使心動加快,心律失常,甚至造成死亡。要求鈣液應適當加溫到35℃后作靜脈注射。注射鈣劑應嚴密地監聽心臟,尤其是在注射1/3用量時,這點非常重要。 編輯:李敏

奶牛乳熱癥的防治措施

圖文簡介

奶牛乳熱癥是奶牛常見病和多發病,常發生于產犢后的奶牛,一般是由于奶牛產后血鈣過低、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等原因而導致其產后癱瘓、臥地不起,奶牛產后倒地不起。由于治療時間的延遲、治療藥物用量不足等原因致使母牛臥地時間延長,引起局部缺血性壞死對奶牛業的危害很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