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盲蝽又稱牧草盲蝽,屬半翅目,盲蝽科,又名小臭蟲、破頭瘋,能危害多種果樹、棉花、苜蓿等經濟作物。棗農在生產上如果不重視,錯過了噴藥時機造成綠盲蝽泛濫,嚴重時會使棗園絕產。 一、發生危害特點 綠盲蝽以若蟲和成蟲刺吸棗樹的幼芽、嫩葉、花蕾及幼果的汁液為害。被害葉芽先呈現失綠斑點,隨著葉片的伸展,小點逐漸變為不規則的孔洞,俗稱“破葉病”“破葉瘋”“破天窗”。嚴重時春天棗樹葉芽遲遲不能萌發,樹體光禿。花蕾受害后,停止發育,枯死脫落,重者其花幾乎全部脫落。幼果受害后,有的出現黑色壞死斑,有的出現隆起的小皰,其果肉組織壞死,大部分受害果脫落,嚴重影響產量。 二、生活習性及發生規律 該蟲在1年發生4~5代,以卵在植物枝莖、皮縫或卵穴中越冬。翌年3~4月份,平均氣溫10℃以上,相對濕度達70%左右時,越冬卵開始孵化(萌芽期)。4月底至5月上中旬是其第一個危害盛期,主要危害棗芽。第二代發生盛期在6月中旬,危害棗花及幼果,是影響棗樹產量最為嚴重的一代。第三、第四、第五代發生時期分別為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該蟲世代重疊,成蟲飛翔力較強,白天潛伏,夜間活動取食,受驚速遷,故此不易發現。 三、防治方法 1.清潔果園:綠盲蝽以卵在枯枝、雜草、粗皮裂縫內越冬。棗樹落葉后,于入冬前清掃落葉、爛果、雜草,把主干、主枝上的翹皮徹底刮除,集中銷毀,減少病源,降低來年發病率。 2.樹干涂粘蟲膠:棗樹發芽前即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主干上涂一圈閉合的粘蟲膠環,即先將棗樹樹干刮掉老樹皮,用塑料膠帶纏一圈,要求寬3厘米,上面涂粘蟲膠,阻止地面幼蟲上樹,可減少蟲害。如果上面粘滿蟲時要及時清理再次涂上粘蟲膠。 3.發芽前噴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棗樹春季發芽前噴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可殺死部分越冬卵。要求噴施仔細、周到,連同樹下雜草一起噴施。 4.化學防治:綠盲蝽,第一代發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主要危害棗芽。第二代發生盛期在6月中旬,要及時噴藥,進行防治。藥劑可選用10%的吡蟲啉2000倍液+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滅幼脲Ⅲ號1500倍液噴施。 噴藥時間要選擇上午9時以前或者下午5時以后,但溫度不要太低,否則影響藥效。由于綠盲蝽白天一般在樹下雜草及行間作物上潛伏,夜晚上樹為害,因此,噴藥要著重樹干、地上雜草及行間作物,做到樹上樹下噴嚴、噴全,達到根除目的。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