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塑料大棚中高溫高濕,多年來大棚葡萄霜霉病普遍發生,既造成減產,又影響貯藏養分的積累。過去,防治葡萄霜霉病常采取打“保險藥”的方法,即每隔5~6天打1次,以控制病害的發生。這不僅投資大,而且容易污染環境,造成果實農藥殘留超標。采取綜合措施防治葡萄霜霉病,既可以減少用藥次數,降低成本,還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一、改善種植條件 選擇地勢較高、土質肥沃的地塊建棚。栽前施足底肥,增施磷肥,并改平畦為高壟栽培。在培育壯苗的基礎上,采用大溫差管理。葡萄霜霉病發病適溫為16~24℃,相對濕度為80%以上,二者缺一都不易發病。根據這一特點,白天將棚溫提高到28~30℃,夜間加強通風,將溫度降到10~15℃。在澆水方面做到“晴天澆,陰天不澆;上午澆,下午不澆”。葡萄萌芽前澆水、覆地膜。從萌芽到采收前不澆水或少澆水,澆水時采用膜下溝灌,不搞大水漫灌,澆水后立即閉棚增溫,維持1小時,促進水分蒸發,然后再放風排濕,使棚內相對濕度保持在60%~70%。同時,要及時中耕,減少土壤水分,提高地溫,以利葡萄生長。這樣早晨葉面無結露現象,可控制霜霉病的發生。 二、科學放風 在葡萄生育前期,早晨太陽出來前放風1小時,排出廢氣;上午閉棚,將溫度提高到30~34℃;但不超過35℃,中午放風,將棚溫降到20~25℃,濕度降到65%~70%,使葉片上既無水滴也無水膜;傍晚再放風2~3小時,這樣可有效地控制霜霉病的發生。晚上閉棚后,溫度降到11~12℃,如果夜間最低溫度達14℃以上,則可整夜放風。陰雨天也要適當放風,但要防止雨水濺到葉上。 三、煙熏防治 煙熏防治大棚葡萄霜霉病,不僅效果好,而且省工、省水、便于操作。具體做法是:用百菌清煙劑一號或二號,每畝250克,均勻分成6堆,散放在大棚的通道上,堆的下面要事先墊上紙或玉米皮,用暗火(煙火或香火)從里側開始依次點燃到出口處,然后將棚門關閉進行熏蒸。由于百菌清是保護劑,所以第一次煙熏必須在發病前進行,每次間隔6~7天,共煙熏3~4次。 四、營養療法 葡萄霜霉病發病往往與肥力不足、植株營養不良有關,即植株體內氮、糖濃度比例失調所致。植株體內汁液的氮、糖濃度比值小于2時,易發生霜霉病。在發病前進行葉面噴布營養液效果良好。具體方法是:在每一圓筒噴霧器內加葡萄糖或食用紅糖(白糖)40克,米醋25克,尿素40克,混合均勻后葉面噴布,每5天噴1次,連續噴4~5次,多在早晨噴布葉背面。另外,還可取0.25千克尿素,0.5千克糖,加水50千克,配成肥液噴布。棚內二氧化碳不足時,噴500倍小蘇打,也可收到防病增產的效果。 五、巧用低毒農藥 在葡萄生育期間若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摘除病葉燒毀,然后及時噴藥。常用的藥劑有:25%瑞毒霉(進口)600倍液或40%增效瑞毒霉500倍液。另外,也可用25%瑞毒霉1000倍液灌根。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