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表皮膿皮病,又稱為淺表性細菌性毛囊炎,是毛囊及其附近表皮的淺表性細菌感染。該病主要是由中間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化膿性棒狀桿菌和奇異變形桿菌等感染造成。 過敏、外寄生蟲感染是淺層膿皮病的主要病因;機體營養不良、免疫缺陷,以及皮膚不潔、毛囊炎、皮膚表層損傷、皮膚受雨水浸漬等因素,都可以導致皮膚感染而發生膿皮病。皮膚微生態環境的改變可誘發膿皮病的發生。 一、臨床癥狀 病犬表現為局灶性、多灶性或者泛發型。有的病變在四肢內側、屁股、頜下、肚皮、眼周圍等無毛或者少毛區域。病變逐漸加重,蔓延至全身。不論短毛品種還是長毛品種,最初因為被毛的覆蓋很難察覺,病情嚴重后出現全身癥狀或者大的結痂。瘙癢程度不一,從輕微到劇烈瘙癢。病變表現為丘疹、膿皰、皮屑、上皮圈和周圍組織的紅斑、脫毛,病變中心可能有色素沉著。病變部位常可見大塊結痂,撕下結痂后被毛一起脫落,結痂下可見紅斑,滲出,出血等。短毛犬常表現為病變滲出結痂后和被毛粘在一起,被毛脫落后形成一片無毛區域,同時可見小撮毛豎立或者白色毛變成紅褐色。長毛犬出現大片脫毛,被毛凌亂、干燥、無光澤,大量皮屑。 二、治療方法 1.增強機體抵抗力,全身和局部應用抗生素。紅霉素、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甲氧芐啶、頭孢霉素、甲硝唑、利福平等藥物可以用于治療,用藥劑量應該根據藥典的規定。療程通常為3~4周,一般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后再繼續用藥1~2周。 2.用含有洗必泰、醋酸乙酯或者過氧化苯甲酰成分的沐浴液洗澡,其中過氧化苯甲酰的效果最好。視病情嚴重程度,2~7天一次。 3.如果停藥后一周內復發,說明沒有完全治愈,需要繼續服用抗生素。如果抗生素治療期間病變未完全消退,說明潛在的病因并沒有被發現,應該重新檢查后針對病因繼續治療。對于病程長、用藥期長的病例,最好在藥敏實驗的指導下服用抗生素。 編輯:李敏

犬膿皮病的癥狀和治療

圖文簡介

犬表皮膿皮病,又稱為淺表性細菌性毛囊炎,是毛囊及其附近表皮的淺表性細菌感染。該病主要是由中間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化膿性棒狀桿菌和奇異變形桿菌等感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