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番茄-黃瓜-油麥菜高效栽培模式,每畝番茄產量為4000公斤,黃瓜產量4500公斤,油麥菜產量1500公斤,3種蔬菜按市場批發價3.2元/公斤、2.5元/公斤、5.0元/公斤計算,每畝產值可達31550元。現將該模式和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茬口安排 早春大棚番茄于上年11月中旬育苗并嫁接,當年1月下旬定植于塑料大棚內,5月上旬至6月中旬采收。黃瓜于6月上旬播種并嫁接,7月上旬移栽定植,8月上旬至9月上中旬采收。油麥菜于9月上中旬開始育苗,10月上旬種植,11月中下旬開始采收。 二、品種選擇 大棚番茄宜選用早熟性好、抗寒、豐產、商品性好的品種,如百利、倍盈等。黃瓜宜選用抗病、耐熱、豐產的品種,如津研2號、津研7號等。油麥菜選用四季油麥菜。 三、栽培技術 1、番茄 ①嫁接育苗 采用穴盤基質育苗和嫁接技術進行育苗,早春栽培番茄育苗時正值冬季,天氣寒冷不利于出苗和幼苗生長,可在塑料大棚內再加蓋小拱棚作為嫁接苗的苗床。砧木采用滬砧一號,比接穗提早10~15天播種于苗床,待種子發芽至2葉1心時假植于穴盤。待砧木與接穗具有5~6片真葉時進行嫁接。當嫁接苗高25厘米、具有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于大棚。 ②整地定植 番茄為深根性作物,根系比較發達,在整地前3~5天,每畝先撒施石灰50公斤進行土壤消毒,然后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三元復合肥100公斤、硫酸鉀2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鎂10公斤和硼砂3公斤作為基肥,用小型旋耕機將肥和土混合均勻后,每個大棚(寬7米)按畦帶溝寬1.6米整成4畦,為了提高地溫,在畦面先覆蓋地膜后再進行定植。定植前1天,給嫁接苗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帶藥移栽。番茄采用交叉式種植,株距為0.4米,每畦種植兩行,定植結束后即澆透水。 ③田間管理 早春番茄開花結果早且集中,宜早施追肥。生長期間宜追肥3~4次,每次每畝用三元復合肥15~20公斤對水澆施。此外,可結合噴灑農藥并依植株長勢,在結果盛期進行2次根外追肥,每次每畝噴施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50公斤。春番茄生產結果期雨水多,要做好田間開溝排水工作,畦面和溝中都不能積水,以防止土壤濕度過大而引發灰霉病等病害或落花落果。 當植株生長至0.4~0.5米高時,及時插“人”字架,用綁蔓機捆綁固定,防止植株倒伏。早春番茄由于溫度低,易發生落花落果,可用番茄靈或10~15毫克/公斤的2,4-D涂花柄或雌蕊(為避免重復,可在藥液中加鐵紅色作為標記)。整枝采用單干整枝,每株保留5穗果,每穗保留4~5個果,其余均剪去。 ④病蟲害防治 春季設施栽培主要表現為灰霉病發病較嚴重,其他病害主要是晚疫病和潰瘍病。灰霉病在生長前期可用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生長中后期可用50%撲海因懸浮劑1000倍液防治。晚疫病用68.75%銀法利懸浮劑1000倍液和53.8%可殺得干懸浮劑8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潰瘍病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和1:1:200倍的波爾多液交替噴霧防治。 蟲害主要是白粉虱和美洲斑潛蠅。在采用物理防治如使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蛾類和利用黃板誘蟲的同時,可進行化學防治:白粉虱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2 500倍液和1.8%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交替防治;美洲斑潛蠅用25%滅幼脲懸浮劑2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或10%菊馬乳油1500倍液交替防治。 2、黃瓜 ①清地施肥 把上茬番茄殘枝清理出大棚,籬笆架和地膜不拆除,利用原種植穴種植黃瓜,并在每個種植穴施入生物有機肥0.1公斤作為基肥,并用三齒耙把肥料與穴內土壤混合均勻。 ②嫁接育苗移栽 黃瓜采用黑籽南瓜作為砧木,嫁接方法為十字型法。黃瓜苗期正值夏季高溫季節,氣溫高、光照強,應注意對嫁接苗遮陰防曬,澆水降溫。當嫁接苗長到4~5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定植時因黃瓜根系不發達,應適當淺栽,定植后即澆透水。 ③田間管理 黃瓜需水量較大,但不耐漬,應注意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度在70%左右。黃瓜宜勤施薄肥,前期每畝施三元復合肥5公斤,坐瓜后每隔7天左右每畝施三元復合肥10公斤,對水澆施。黃瓜開始抽蔓時應及時綁蔓,黃瓜以主蔓結瓜為主,在側蔓雌花節以上1~2葉處摘心,并及時剪除病葉、老葉、畸形瓜。 ④病蟲害防治 黃瓜主要病蟲害是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和斑潛繩。霜霉病可用10%科佳懸浮劑2000倍液或22.5%杜邦阿砣懸浮劑1500倍液交替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20%噻唑鋅懸浮劑12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交替防治。斑潛蠅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液交替防治。 3、油麥菜 油麥菜,又名莜麥菜,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苣,生長期70天左右。 ①播種育苗 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便于管理的大棚設置苗床。苗床以畦帶溝寬1.6米、高20厘米、長20米為宜,畦面要整平實。播種前半天先將苗床澆透水,待表層土顯干爽后即可開始播種。油麥菜種子細小,每畝用種量20~25克,用少量細沙拌均勻后撒播于苗床,播后覆蓋0.5厘米厚的細粒營養土并澆透水。 ②定植前的準備 把上茬黃瓜殘枝清理出大棚,拆除籬笆架和地膜,用小型旋耕機重新整地,定植前3~5天整畦,按畦帶溝寬1.6米整成深溝高畦,畦溝、邊溝要相互連通,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③適齡移栽,合理密植 當幼苗長到5~6片真葉時進行移栽。移栽前3天,幼苗可根外噴施1次1%尿素+7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850倍液。每畦種植6行,每畝種植8000株左右,移栽后立即澆足定根水。 ④田間管理 油麥菜生長前期土壤以濕潤為主,中后期見干見濕,雨后要及時排干積水,以免影響根系正常生長發育并導致病害發生。油麥菜定植后大約40天左右即可上市。 ⑤病蟲害防治 油麥菜病蟲害較少,主要是霜霉病和菜青蟲。霜霉病可在發病初期用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防治。菜青蟲用16000IU/毫克BT粉劑2000倍液防治。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