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根是棚室黃瓜生產中最常見的問題,近年在一些地區呈逐年加重趨勢,嚴重影響黃瓜產量和菜農經濟效益,因此弄清黃瓜爛根產生的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有效預防是非常必要的。黃瓜爛根可分為生理性爛根和病理性爛根。 一、生理性爛根 (一)漚根 1.產生原因。黃瓜漚根主要是由于土壤濕度大、地溫低、光照不足造成的。黃瓜根系在低溫、過濕、缺氧狀態下發育不良,根系呼吸作用和吸收能力降低,導致植株不發新根,原有的根系根皮變褐腐爛,致使地上部葉片變黃枯萎,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死亡。 2.防控措施。澆水時要根據黃瓜生長需要酌情澆水,做到小水勤澆,防止一次性澆水過大。澆水后進行劃鋤散濕,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促進黃瓜根系的生長;對于發生漚根的植株,可抓緊用生根劑灌根,促發新根,可用30%的惡霉靈水劑1000倍液進行灌根,以防感染根腐病,同時也有促進生根壯苗的作用。 (二)燒根 1.產生原因。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一次性施肥過多、施肥不均勻、肥料距根系太近、施肥后供水不足等,都會導致土壤溶液濃度過大,引起根系水分倒流,根系失水,導致根發育不良,側根少,根尖枯黃甚至腐爛。地上部植株脫水萎蔫,葉片黃化,輕者尚能恢復,重者植株和葉片變黃,最后枯死。 2.防控措施。施肥時,一次性施肥不可過多,施肥要均勻;施用有機肥時,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一旦出現燒根現象可通過合理澆水降低土壤溶液濃度,緩解危害;也可通過葉面噴肥,補充葉面營養,緩解因根系受傷吸收能力下降而引起的缺素癥狀。 二、病理性爛根 黃瓜病理性爛根主要是黃瓜鐮刀菌根腐病和擬莖點霉根腐病引起的爛根。高溫高濕、連作、地勢低洼、土質黏重等利于發病。 (一)發病癥狀 1.黃瓜鐮刀菌根腐病。該病主要危害非嫁接黃瓜的根和根莖部。發病初期,根部和莖基部呈水浸狀,后引起根部腐爛、變干呈褐色。莖基部表皮變淡褐色腐爛,且腐爛處的維管束變褐,不向上發展。病株下部葉色變淡,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復,嚴重時不能恢復,病部變糟,產生粉紅色霉狀物,僅留絲狀維管束,枯死。 2.擬莖點霉根腐病。該病主要危害嫁接黃瓜的根和根莖部,在黃瓜結果后陸續發病,導致根部和莖基部變褐腐爛。病株白天葉片出現萎蔫,晚上或陰天尚可恢復,持續幾天后,下部葉片開始枯黃,且逐漸向上發展,導致瓜條發育不良。 (二)防控措施 1.農業防控。可與十字花科、百合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采用高畦栽培,適時澆水,小水勤澆,,防止大水漫灌。澆水后注意排濕,并及時松土,增強土壤透氣性。用50℃的溫水浸種20分鐘消毒。選用無病的土壤作苗床或50%代森銨200~400倍液澆灌苗床土壤。 2.藥劑防控。發病初期可用65%代森鋅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0.25升,隔7天灌1次。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植株莖基部及土表,每5~7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配成藥土撒在莖基部。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