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已過,不能忽略春季即將到來帶給海參養殖戶的挑戰。 經過一個冬天的沉寂,春季化冰后的參圈顯得格外熱鬧。人們迫切想要看看圈底的海參經過一個冬天是什么樣子:成活率有多少,長大了多少,活力如何……如果養殖戶發現海參不下灘、腫嘴、吐腸、厭食、縮水、僵黑僵硬甚至是化皮的情況,這就是“化冰綜合癥”。若不及早發現、及時救治,將損失慘重。沒有強健體魄的海參,想要安全度夏是極其困難的。 發病原因 海參體質欠佳 圈養海參,環境較為封閉,加上放養密度大或者套養其他生物使海參可攝取的能量物質減少,導致生理健康失衡、代謝功能下降、免疫防御系統功能下降。經過冬眠期停食少食的海參,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感染,常伴寄生蟲的繼發性感染。 底質和水質環境質量不佳 海參是棲底動物,行動遲緩,加之有冬眠習慣,無法快速逃離不良環境。久未清塘的池塘底部沉積大量海參殘餌糞便,易滋生病毒、細菌等病原體,使各項有害因子濃度超標,如:亞硝酸鹽、硫化氫過高,底質偏酸性,有害致病菌數量超標,重金屬超標等。長期處在被病原體污染且含有大量有害物質環境中,海參輕則抵抗力下降,重則中毒死亡。 春季氣溫上升,表層水溫度高于底層水,加之冰融化之后,表層密度低,已形成溫、鹽分層。底層少氧或無氧導致海參不能暢快呼吸,塘底有害物質不能及時得到氧化分解,易患病。 病原感染嚴重 冬季水溫低,一些大型海藻死亡后沉于池底,腐敗變質,大量消耗氧氣,造成池底缺氧,產生有害物質,滋生大量病原生物,此時海參免疫力低下,易患病。 防控措施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選購優質、健康苗種,不能貪多盲目擴大放養密度。春季海參天然餌料較為匱乏,可補充投喂人工餌料,配合使用“植物活性物質-全效倍力健”,提高海參活力和攝食強度,增強體質,提高皮板品質。 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排毒解毒能力 減少藥物使用量,避免損害海參肝膽排毒解毒能力。補充海參生長發育所需維生素及礦物質,均衡營養,促進代謝。 調控水質、改善底質 化冰后,排出池塘頂部部分水,開機增氧或進行池內水循環。由于春季化冰后,河流水大量注入沿海,鹽度降低,污染物增多,待測量外海水各項指標達標后方可換水。定期潑灑“植物活性物質-解毒維補健”降解藻類毒素,消解重金屬、降低氨氮、亞鹽、硫化氫毒性,穩定酸堿度。控制水體透明度,一旦發現大型藻類,及時處理并撈出,防治污染水質。 養殖過程中定期投放沸石粉等底改物質,配合使用“生物活性物質-克菌威力健”穩定養殖環境。 治療方法 密切關注海參活動情況、攝食情況、體表變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從“控制+消毒+底改”入手。 1.配合使用二氧化氯和碘制劑全池潑灑。2.當池塘底部受到嚴重污染,處于低氧狀態,有毒有害理化指標超標或不達標,水質底質出現異味,需要強化治理,化學底改。使用“臭氧底改片”+過硫酸氫鉀復合鹽綜合治理。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