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地下害蟲危害最重的季節。地下害蟲種類多、分布廣,不僅危害農作物幼苗,造成作物生長前期大面積缺苗斷垅,而且危害中后期地下塊莖和莢果,進而影響農產品商品質量。近日,農科110邀請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董晉明針對地下害蟲的發生以及如何防治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記:董老師您好,哪類害蟲稱之為地下害蟲,您給簡單說明一下? 董:地下害蟲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時間在土壤中生活,主要危害植物地下部分(種子、根、莖)和近地面部分的一類害蟲,也稱為土壤害蟲。 記:地下害蟲有什么樣的危害特點? 董:地下害蟲的危害特點是(1)寄主范圍廣。(2)生活周期長。(3)與土壤關系密切。(4)危害時間長。(5)混合危害、難以區別。(6)防治困難。 記:常見的地下害蟲主要有哪些種類? 董:我國地下害蟲有20余類、320余種,主要包括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螻蛄、根蛆等。首先我重點介紹一下小地老虎的生活史及它的發生規律。 1、小地老虎屬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害蟲,俗稱切根蟲、土蠶、夜盜蟲等。生活史分為:成蟲、卵、幼蟲 、蛹四個階段。幼蟲是小地老虎對農作物危害的唯一階段。 2、小地老虎發生規律 a成蟲:(1)越冬代成蟲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從長江以南遷飛而來 。(2)在山西省各地的降落時間:運城3月下旬、臨汾4月上旬、晉中4月上中旬、忻州4月中下旬、大同4月下旬。(3)降落特點:隨機性。(4)短距離擴散特點:趨向河流周邊、地洼下濕、春澆等地塊。(5)產卵特點:每頭雌蟲1000粒以上。田間地頭雜草、下濕地、綠色作物b卵:3~5天即可孵化,孵化率與氣候有關。c幼蟲:分5~6個齡期。1~3齡期危害作物葉片和心葉,形成孔洞。4~6齡期晝伏夜出,白天潛伏土中,夜晚咬食作物靠地面莖干,有轉移危害習性。d蛹:老熟幼蟲入土化蛹,蛹期約10~15天。 記:小地老虎對農作物有什么樣的危害性? 董:2008年小地老虎在山西省大發生。據調查,全省7市29縣共發生面積約20萬公頃,嚴重發生面積5.3萬公頃,主要發生于沿汾河、文峪河和滹沱河灌區的低洼下濕地,以及冬澆和春澆的玉米田。一般發生地有蟲10頭/平方米,重發區30~50頭/平方米,嚴重發生區100頭/平方米左右,最高達131頭/平方米。玉米田普遍受害,水地玉米受害率一般在10~20%,低洼下濕擴澆地缺苗率30%左右,冬澆或春澆玉米田缺苗率達50%以上,全省毀種玉米面積達3300 公頃。受到農業部的高度關注。2016年清徐、介休、文水一帶部分地塊小地老虎嚴重發生,造成嚴重缺苗斷垅,個別毀種。 記:防控小地老虎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 董:(1)預測預報。利用性誘捕器或測報燈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下旬監測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蟲的發生期和發生量,由此判斷幼蟲為害期和危害程度。(2)地面封閉。根據連續多年小地老虎監測資料,小地老虎卵和低齡幼蟲期多在玉米播后出苗前,因此,提前在小地老虎常發地塊,結合玉米播后地面噴施除草劑,每畝使用4%高氯·甲維鹽微乳劑60毫升加水30千克,進行殺蟲劑地面覆蓋噴霧,以殺死小地老虎卵和低齡幼蟲。切記不能與除草劑混用。(3)順壟噴施。針對大面積玉米田玉米出苗后,隔日清晨查看,如發現心葉受害或葉片有小孔,及時噴藥防治。推薦每畝使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劑15~20克或4%高氯·甲維鹽微乳劑40~45克,加水45千克,順壟噴施,遇到有受害癥狀植株時,稍停頓一下,防治效果可達90%以 上。(4)人工捉蟲。小地老虎幼蟲進入4齡期后,晝伏夜出,藥劑防治效果差,最好采取人工捕捉。清早,順壟行走,發現被危害苗,在苗下挖蟲,消滅即可。(5)“福亮”種衣劑拌種。為探索小地老虎防治新方法,2015~2016年,我們進行了三種種衣劑包衣試驗,結果表明:3種種衣劑中,“福亮”對小地老虎幼蟲的毒力最高,其LC50是67.75毫克/升;室內盆栽試驗,“福亮”保苗效果最好,接3齡蟲,保苗效果100%,接4齡蟲6天后,保苗效果達到98.41%;田間示范接蟲21天后,“福亮”的保苗效果可達90.28%,有顯著的田間保苗效果,在小地老虎常發區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極具推廣價值。 記:上述防治方法效果咋樣?成本高么? 董:1.預測預報結果與年際間田間幼蟲實際發生量差異較大。2.防治最佳時間很難抓住。3.最佳防治方法很難做到。4.費工費時,人工成本高,按5畝/人/天計算。一個工按100元計算,畝成本是20元,再加藥劑成本5元/畝,每畝總成本25元。 記:噴灑“福亮”種衣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董:1.小地老虎常發地塊。2.缺乏勞動力管理的地塊。使用“福亮”種衣劑包衣的種子或購買“福亮”種衣劑進行二次包衣。具體方法:將1畝地使用的種子放入手提塑料袋中,將5毫升“福亮” 種衣劑加入等量水,搖勻,倒在種子上,上下抖動袋子,使藥液均勻包衣在種子上,晾干即可播種。防效可達90%以上。 記:蠐螬也說是金龜子的幼蟲,這類的害蟲生活史又是什么樣子的? 董:山西省發現記載的有55種,絕大多數屬于地下害蟲。對農作物危害較大的種類有:華北大黑鰓金龜、暗黑鰓金龜、黑絨鰓金龜、棕色鰓金龜、銅綠麗金龜。華北大黑鰓金龜生活史,分類屬于鞘翅目鰓金龜科,幼蟲統稱為蠐螬,又稱為糞蟲,圪桃蟲。生活史分為:成蟲、卵、幼蟲、蛹四個階段。幼蟲是金龜子對農作物危害的主要階段,個別種類成蟲也危害。 另外我想重點說一下華北大黑鰓金龜子,該蟲害在山西省兩年發生一代,以成蟲和幼蟲在土中越冬,成蟲5月中下旬出土、交配、產卵于土壤5~10厘米土中,20天左右孵化,秋季2~3齡幼蟲危害小麥、馬鈴薯等作物,11月上旬筑土室越冬,深25~60厘米,個別深達100厘米,來年4月中下旬幼蟲上升危害,5月中至6月上旬為取食危害盛期,對玉米、大豆、蔬菜等春季播種作物幼苗造成危害。7~9月間,老熟幼蟲進入化蛹期,危害減輕,隨后羽化成蟲 ,在土中越冬,來年5月下旬出土。 記:金龜子的主要危害特點是什么?如何防控? 董:金龜子對農作物的危害性:種類多,分布廣,為害重。 綜合防控蠐螬要把握以下技術要點:(1)燈光誘殺。(2)種子二次包衣技術。春季播種前,在地塊中隨機選取4點,每點挖土50×50厘米大小,深30厘米,調查蠐螬基數,若每平方蠐螬數量大于1頭小于2頭,可使用18%氟蟲腈·毒死蜱微膠囊懸浮劑(安地靜)按種子量的1%拌種或8%氟蟲腈種衣劑按種子量的0.5%包衣,防效可達85%以上。(3)土壤施藥技術。若每平方蠐螬數量大于2頭, 每畝用5%毒死蜱顆粒劑或5%辛硫磷顆粒劑3千克,拌細沙土20千克,均勻撒在地表,犁翻或旋耕后再播種,可使蟲口基數降低70%以上。 記:董老師,請您也介紹一下金針蟲這類地下害蟲的特點及防治好嗎? 董:好的。金針蟲是叩頭甲幼蟲的統稱,屬鞘翅目,叩頭甲科,種類較少,分布有區域性,主要分布于旱作區的砂壤土和下濕取得砂粘壤土地。山西省主要有4種:溝金針蟲、細胸金針蟲、褐紋金針蟲、寬背金針蟲。1、金針蟲的生活史類似于蠐螬。2、金針蟲發生規律,2~3年完成一代。3、金針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性類似于蠐螬。4、金針蟲綜合防控技術。小麥田每平方米大于4頭,小于8頭,藥劑拌種,大于8頭,土壤處理。玉米田每平方米大于2頭,小于4頭,藥劑拌種,大于4頭,土壤處理。施藥方法同蠐螬。 記:螻蛄有什么樣的特性? 董:螻蛄屬直翅目,螻蛄科。主要有兩種,華北螻蛄和東方螻蛄。山西省以東方螻蛄為優勢種。1~2年完成一代。主要分布于高水分的蔬菜地和下濕地。具有群居性、趨光性、趨化性、趨濕性。生產上可利用以上特性進行防治。近年氣候變化,降雨減少,螻蛄危害減輕。 記:根蛆類地下害蟲的特性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董:1、生物學特性 根蛆是指在土中危害發芽的種子或植物根莖部的雙翅目蠅、蚊的幼蟲。山西省主要有種蠅、蔥蠅、蘿卜蠅、韭菜遲眼蚊,主要危害大蔥、洋蔥、大蒜、韭菜等蔬菜。以幼蟲蛀食蔬菜鱗莖,引起腐爛,使葉片發黃、萎蔫,甚至枯死,韭菜受害后長造成缺苗斷壟,甚至毀種。 2、防治方法 (1)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2)成蟲發生期用腐爛的蔥蒜加1:10晶體敵百蟲稀釋液,置于田間,可誘殺大量成蟲。 (3)成蟲發生期可在蔬菜根部噴灑40%毒死蜱1000倍液。 (4)對于多年生的韭菜田,一定要在秋末越冬前施藥,以防農藥殘留超標。 編輯:柳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