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集中浸種催芽的特點是數量大、技術性強、風險大,要求消毒嚴格,破胸整齊,根齊芽壯。 1、種子處理。浸種前曬種1~2天,然后用清水選種,清除秕谷和稗草種子。 2、種子消毒。常規稻先浸10小時、雜交稻先浸6小時,瀝干后再用2000倍的“使百克”(每2毫升兌水5公斤浸種5~6公斤),或500倍的“強氯精“(每10克兌水5公斤浸種5~6公斤)進行浸種消毒12個小時,然后洗凈藥液瀝干,再繼續浸種至吸水充足。 3、浸種時間。用冷水浸種,嚴格把握浸種時間,切忌浸種時間不足影響催芽整齊度,但也不能浸種時間過長,防止“傷水”。浸種時間根據浸種階段氣溫高低靈活調整,常規稻一般控制在60個小時左右(含消毒),雜交稻控制在48小時以內(含消毒)。特別是中早39必須按要求嚴格消毒。 4、溫水預熱上堆。根據浸種數量多少準備相應數量的鍋灶,以保證有足量、足溫的水源,預熱可采取大缸“兩開一涼”法,也可采取蘿筐裝谷鍋內預熱,溫度控制在55℃以內,時間達到3-4分鐘。預熱后迅速上堆,堆床要求用25~30厘米厚的干稻草打底,上面鋪一層瀝水的纖維布。上堆后迅速覆蓋,覆蓋物里層采用纖維布,外加蓋干稻草和重物以保溫。谷堆以“宜寬不宜窄”,“宜低不宜高”為原則,一般堆寬2-3米,堆高不超過一尺。 5、高溫破胸。破胸溫度控制在38~40℃,破胸期間一般不可隨意翻動種子,待中心破胸率達到85%左右時可適當翻動種子,破胸整齊后敞堆。 6、適溫催芽。水稻的適宜催芽溫度為26~28℃,此期間注意攤種厚度,適時勻種,同時控制濕度(不干殼),即要保證根齊芽壯,又要避免高溫傷芽。 7、煉芽。催芽整齊后應常溫煉芽1天左右后再播種,避免“熱谷”下田后不適應外界環境。 編輯:李敏

早稻集中育秧浸種催芽技術

圖文簡介

又到了一年里遭到播種的時間,早稻集中浸種催芽的特點是數量大、技術性強、風險大,要求消毒嚴格,破胸整齊,根齊芽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