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黃瓜在春季栽培過程中,常常會產生生理障礙,延長黃瓜的生育期并減產,因此應當及早防治病害的發(fā)生。 癥狀表現 一是地溫如果長時間低于12℃,根尖變黃或出現漚根、爛根現象,地上部開始變黃。 二是當白天氣溫處在20℃~25℃,持續(xù)6.5小時以上時,夜間地溫降到12℃左右,黃瓜就會出現幼苗生長緩慢、退苗、葉色淺、葉緣枯黃的現象;當夜溫低于5℃時,生長出現停滯,致幼苗萎蔫、葉緣枯黃。 防治措施 品種選擇 生產上應選擇發(fā)芽快、出苗迅速,幼苗生長快的耐低溫品種。如中農7號、津春3號、農大12號、長春密刺、北京小刺等均具有耐低溫弱光和早熟的特性。 應用春化法 把用水泡漲后快發(fā)芽的種子置于0℃溫度下冷凍24~36小時后播種,不僅發(fā)芽快,還能增強抗寒能力。 加強保溫 在黃瓜播種后種子萌動時,棚溫應保持25℃~30℃,待出苗后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5℃,夜溫應高于15℃,土壤含水量達到最大持水量的80%,棚膜應選擇無滴膜并加蓋蒲簾。發(fā)生寒流侵襲時,可使用簡易風爐或在壟道里點燃柴草等,能使棚溫提高3℃~15℃,應保持2~3小時,也可采用地面覆蓋或植株上蓋報紙等方法。當外界氣溫達到17℃以上時,要提早揭膜進行低溫鍛煉,只要是晴天,夜間應逐漸把膜由小到大揭開。 增施二氧化碳 在一個棚內放幾個瓷盆,先把50%硫酸1000毫升緩慢倒入3只盆內,然后每盆用塑料袋裝400克碳酸氫銨,用針或釘子扎一些小孔,使其流入硫酸溶液內,進行化學反應,釋放二氧化碳,上午7~9時施放,可使黃瓜光合作用旺盛,提高抗寒性。 藥劑處理 可噴施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或植物抗寒劑100~200毫升/畝等,均有一定預防作用。 及時補救 應采取緩慢升溫措施,在日出后用報紙或草簾遮光,使黃瓜的生理機能慢慢恢復,切忌操之過急。 編輯:李敏

棚室黃瓜早防生理障礙病

圖文簡介

棚室黃瓜在春季栽培過程中,常常會產生生理障礙,延長黃瓜的生育期并減產,因此應當及早防治病害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