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茬茄子一般在4月上中旬溫室或陽畦播種育苗,6月上中旬定植,也可根據上茬作物的收獲時間,提早育苗。下面結合自己的種植經驗,給大家介紹一下茄子陽畦育苗的相關技術措施。 1.選擇優種。根據夏季高溫高濕的氣候特點,應選擇抗病、抗熱的中晚熟品種,如紫光圓茄、豐研1號,長茄品種如黑驕子9號、荷蘭黑龍長茄等。 2.苗床準備。夏茬茄子多在陽畦育苗,挖建好陽畦后,在畦表每10平方米施入復合肥0.5公斤、腐熟的豬糞或牛糞25公斤,然后淺翻,耙平待播。 3.浸種催芽與播種。每畝用種量50克左右。將種子放入碗或小盆中,然后倒入55℃的水,要邊倒邊攪拌。當水溫將到30℃時撈出攤開,使種子散去表面水分,然后再用毛巾包好催芽,溫度保持30℃~35℃。催芽期間應每天用清水漂洗1~2次,經7天左右,當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播種前洇地,待陽畦內水完全滲完后即可播種。播種時將種子和適量的細沙混合均勻后再播撒于畦表,然后覆蓋過篩細土1.5~2厘米厚。操作完畢后將陽畦用農膜覆蓋。 4.溫度管理。茄子喜溫,應使陽畦內溫度保持27℃~32℃,夜間溫度20℃~22℃。經7~10天,茄苗可基本出齊。苗出齊后適當降低溫度,防止徒長。 5.間苗、分苗。間苗應本著去弱病、留強壯的原則,使苗距保持3厘米見方。當幼苗長至2~3片真葉時應及時分苗,分苗前將配好的營養土裝入營養缽,八分滿即可,然后整齊地排列在陽畦內,然后再把起出的秧苗定植于營養缽內,再澆透水。分完苗后用農膜覆蓋畦面。畦內溫度白天應保持30℃,夜間20℃~25℃,緩苗后可適當降低溫度。定植前一個星期,應加大放風量進行煉苗,使茄苗逐漸適應露地環境。當苗齡達到50~60天時即可定植于大田。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