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黨的十八大代表,3次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20余次參加巡回宣講團。

  他12次參加重大演訓活動,創新10余種戰法訓法在部隊推廣,被評為全軍優秀士官。

  他培養出數百名優秀操作員和優秀士兵,當選“百名好班長新聞人物”。

  他,就是戰略支援部隊某旅三級軍士長趙云霄。

  因為名字中有個“云”字,他常說自己只是普通的“一朵云”。

  讓我們走近趙云霄,感受“一朵云”的內涵。


以身作則 軍中表率

  說起趙云霄,戰士們都說:“班長看問題的高度高著哩!”

  有多高?用趙云霄的話說,要站在新型作戰力量的“云端”看職責。

  論頭銜,趙云霄只是戰略支援部隊某旅一名普通的三級軍士長,但他卻說:“千萬別小看自己,小崗位連著大使命。”

  習主席向戰略支援部隊發布訓詞后,趙云霄第一時間號召大家學習。一位戰士問:“班長,習主席要求我們體系融合,這不是機關領導考慮的事嗎,和我們基層有啥關系啊?”

  “過去搞演習,各部隊想聯聯不通暢、想合合不起來。為這個,耽誤多少事。”趙云霄說:“想想我們的崗位,哪一項工作不跟體系有著密切關系?”

  一席話,說得大伙兒恍然大悟。

  有了站在“云端”看問題的高度,趙云霄無論走到哪里、執行什么任務,總是抓緊點滴時間學習。

  趙云霄先后自學了《軍事高技術與信息化戰爭》《裝備操作原理》等60余本專業書籍,參加軍事專業自學考試,僅用兩年時間就獲得大學文憑。他先后從事過4個專業、在6個崗位當過主控操作員,做到門門精通、崗崗過硬。

  “習主席指出,戰略支援部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型作戰力量,是我軍新質作戰能力的重要增長點。我們這支部隊打仗靠的就是技術,基層官兵技術從哪里來?從不斷學習中來!”越學習,趙云霄越感到本領恐慌:“知識不更新,就不是新型作戰力量的合格兵!”

  在他的帶動下,旅里的戰士學習蔚然成風。一次,旅里邀請一位知名新型作戰力量研究專家開講座,面對該旅一位年輕戰士提出的“新型作戰力量創新”問題,專家有些詫異:“這個問題不簡單,基層戰士能思考這樣的問題更不簡單!”


腳踏實地 認真刻苦

  每天熄燈前,趙云霄總要提醒大家——

  “就寢不能忘戰備,睡覺也得睜只眼,衣褲襪按序疊放置枕邊,作戰靴放在上鋪梯子正下方,軍用壺每晚必須換新水,針線包大中小針都別少……”

  在戰友眼中,趙云霄這朵“云”從不漂浮,永遠腳踏實地。

  從庫房整理到經費統計,從菜地松土到豬圈打掃,臟活累活雜活,趙云霄不僅帶頭干,而且搶著干;他多次受到上級表彰獎勵,卻總是主動把獎金拿出來為連隊修整生活器械、購置生活用品,自己連一件名牌衣服都舍不得買;外出執行任務時,他安排戰士們輪流休息,自己堅守在戰位上……

  趙云霄的“實心眼”,還表現在新裝備訓練上。

  記者跟隨趙云霄檢查戰備車輛狀況,趙云霄發出口令:“237!”只見一名戰士立即翻開一個藍皮本查找,接著鉆進裝備艙內,迅速找出了一把不到巴掌大的特種扳手。

  “237,是一個編號。”原來,新裝備列裝后,趙云霄發現隨車配發了幾百件大小迥異、類別不同的備品附件。為了方便準確迅速找到所需備件,他帶著骨干把每個備件都作了編號,后面詳細記錄著型號、存放位置和基本用途等。

  不僅如此,趙云霄還在2個月內嘗試了30多種戰位組合方式,最終將新裝備操作時間縮短至原來的三分之一,并編出一本詳細到人員、精確到分秒的《裝備操作程序》,在全旅推廣運用。

  腳踏實地帶來實打實的戰斗力。當年底,趙云霄帶隊參加聯合演習,運用新的操作程序牢牢占據“戰場”主動,受到演習指揮部通報表彰,并順利通過實戰能力考核驗收。


勤于發問 善于反思

  趙云霄入伍第二年擔任班長,榮立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

  談及這些榮譽,趙云霄由衷感慨:駕著強軍的“云彩”追夢,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為了把兵當得長一點,1999年,趙云霄一入伍就想考軍校。但事情偏偏不遂人愿,那年報考軍校失利了。在領導和戰友的鼓勵幫助下,他很快就調整好精神狀態,年底順利轉為下士。后來,趙云霄刻苦鉆研,逐漸成為小有名氣的“士兵教員”。

  趕上好時代是幸運,登上大舞臺卻需要實力。

  那年,參加實兵演習,趙云霄第一次單獨帶領小分隊執行任務,與紅方參演部隊進行對抗。

  演習第一階段,紅方采取了多種措施。直至戰斗結束,趙云霄他們也沒能組織起有效攻勢。

  初戰敗北,趙云霄拿著導演部下發的情況通報,多次復盤思考,終于發現問題:紅方部隊作戰素養高,指揮流轉速度很快。倘若己方還按部就班,就會浪費寶貴時間,錯過最佳戰機。

  “要想斗過強‘敵’,咱就不能按常理出牌!”看著地域平坦、路面平穩的戰場環境,趙云霄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干脆對操作教程進行優化,著眼實戰效果實施操作環節,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縮短作戰反應時間。

  這就如同槍彈射擊中時刻處于最后待命擊發狀態,危險系數自然成倍增大。上級沒有要求,冒這么大風險,何必呢?有些戰士不理解。

  但趙云霄沒有猶疑,打破常規果斷行動,實現了“突襲”的良好效果。

  演習結束后的情況通報,對趙云霄指揮的這次行動給予充分肯定。很快,這套緊貼實戰環境的作戰新流程被友鄰部隊推廣使用。

  從此,趙云霄一炮打響。重大演習、關鍵任務總少不了趙云霄的身影。

  那年初夏在北疆的大規模演習中,趙云霄再次帶領一支小分隊攜帶某型裝備在演習中擔負關鍵角色。硝煙散去,趙云霄根據這次演練經驗總結出該型裝備極端條件下操作“28字訣”,提高了新型裝備作戰效能。

  (本文原載于2017年5月6日《解放軍報》一版,作者:鄒維榮 韓阜業 圖片:穆可雙攝)

    

強軍一朵“云”

圖文簡介

越學習,趙云霄越感到本領恐慌:“知識不更新,就不是新型作戰力量的合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