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歷時138天,航行18302海里,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號船順利返回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標志著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順利結束。圖為“向陽紅09”號船上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攝
6月23日,歷時138天,航行18302海里,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號船順利返回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標志著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順利結束。圖為6月23日早晨,搭載著“蛟龍”號的“向陽紅09”號船停靠在國家深海基地碼頭。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攝
6月23日,中國國家海洋局官員表示,經過5年試驗性應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計劃2019年前完成改造和技術升級,隨后進行業務化運行。圖為6月23日,“蛟龍”號1:1模型在國家深海基地碼頭展出。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攝
6月23日,歷時138天,航行18302海里,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號船順利返回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標志著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順利結束。圖為6月23日,國家深海基地碼頭舉行簡短的歡迎“向陽紅09”號船凱旋儀式。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攝
6月23日,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號船順利返回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中國大洋38航次也是“蛟龍”號試驗性應用階段的最后一個航次,歷時138天,安全圓滿地完成了計劃的科學考察任務,取得了五大科學成果,并獲得大量珍貴樣品與數據。圖為6月23日,“蛟龍”號在深海采集的熱液硫化物在國家深海基地碼頭展出。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