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網消息,截至19日晚間,美軍宙斯盾戰艦與菲律賓籍萬噸貨輪相撞事件已經過去了70個小時。美軍第七艦隊19日早晨正式宣布,7名失蹤船員全部遇難,遺體都是在進水的船艙中被發現的。這是進入21世紀后,美軍最嚴重的一起撞船事件。被稱為現役最強的戰艦為何遭遇如此慘重的傷亡?真相是什么?

  這是當地時間19日上午,美軍“菲茨杰拉德”號宙斯盾驅逐艦最新畫面——該艦正靜靜地停靠在橫須賀海軍基地內。從航拍的畫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盡管離事發已經過去大約60個小時,艦上仍然在通過水泵進行著排水作業,事故的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美軍公布七名遇難者身份:年齡最小的僅十九歲

  就在19日早晨,第七艦隊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出聲明,確認7名在沖撞事故中下落不明的艦員全部遇難;此前,美國海軍已經于18號宣布,結束所有搜救工作。第七艦隊在通知了家屬后,公布了七名遇難者身份:七人當中,年齡最小的僅有19歲,最大的37歲;其中還有一人曾經在日本沖繩上過高中。

  美海軍遭遇17年來最嚴重撞船事故

  統計顯示,2000年至今,美國海軍各型號艦艇共發生了25起撞船事件;而死亡7人,則是這17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

  很多人不禁要問,美軍的宙斯盾驅逐艦在發生碰撞后,并沒有沉沒,依然能夠保持部分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傷亡如此慘重呢?

  日本朝日電視臺記者說, 我現在來到了美國海軍橫須賀基地,對面就是遭遇沖撞事故的“宙斯盾”艦,可以看到船體的中部損毀狀況嚴重,而且在水面以下還有裂縫等等,進水很嚴重。

  從外觀上來看,“菲茨杰拉德”號主要受損的部分在船體的右側中部,尤其是雷達部分已經嚴重變形;但損毀最嚴重的發生在肉眼看不見的部位。

  美海軍第七艦隊司令奧庫安說,大多數的損毀都是各位看不到的,主要發生在吃水線以下,撞開的口子非常大,而且非常接近龍骨,所以水流量非常大。

  美艦吃水線下撞出大洞 遇難者遺體均在生活艙中找到

  奧庫安表示,與貨輪之間的沖撞導致多個艙室進水;其中就包括艦長室。上個月剛剛就任的艦長最后能夠活下來,已經是奇跡。

  日本朝日電視臺主持人說,從目前的信息來看,事發時,集裝箱貨輪在“宙斯盾”艦的后方行駛隨后發生了沖撞。美軍表示,在“宙斯盾”艦吃線的下方被撞出了一個大洞,包括容納100多人生活的居住艙室等被水淹沒,所有的遇難者遺體都是在進水的生活艙里被發現的。

  從噸位上來看,“菲茨杰拉德”號滿載排水量大約8900噸,而菲律賓貨輪的排水量高達2.9萬噸;從體積上來看,“菲茨杰拉德”號全長154米,而集裝箱貨輪全長達到223米;此外,日本NHK電視臺還注意到,貨輪發生碰撞的部位是在船首——這一部分通常強度更大,也就是更加耐撞;而宙斯盾艦被撞的部位是船體中部——這一部位往往是軍艦結構中最脆弱的一塊。

  沖撞事發地點位于日本太平洋沿岸伊豆半島近岸,是通往東京灣的主要航道;據《每日新聞》披露,該海域每天來往的船只高達400艘,而且越是在夜間,航道越是繁忙。由于船只密度超大,僅在過去5年時間里,這一海域就發生過3次大型船舶相撞事故。

  但美軍《星條旗報》記者指出,航道繁忙不是發生事故的借口——因為“菲茨杰拉德”號的母港就在橫須賀,而從橫須賀出發,離開東京灣后,就能到達事發海域。按照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出動強度,對這片水域理應相當熟悉。

  更重要的是,“宙斯盾”驅逐艦作為美國海軍的主力作戰艦艇,配備了功能強大的雷達——尤其是“菲茨杰拉德”號還具備反導能力,對周圍目標的探測自然不在話下:更何況,除了機器,還有值班人員。

  美國廣播公司記者說,曾經在“菲茨杰拉德”號服役多年的船員告訴我,戰艦除了在甲板上有人隨時值班,通過肉眼觀察之外,還有一個職位叫“戰術觀察員”,每時每刻都在監控雷達屏幕。因此,這起撞船事件更加撲朔迷離了。

  日美地位協定:美艦執行任務時出事 日方無權調查

  日本《朝日新聞》18日報道稱,查明事件真相的一個關鍵因素是確定事發時,到底誰要首先規避對方?

  從菲律賓貨輪的角度來看,該船位于美軍戰艦的后方;如果當時處于追趕美艦的位置,那么貨輪理應按照國際通行的海上相遇準則,進行避讓;但從軍艦的角度來看,如果貨輪從右側往前切入,規避的一方就換成了宙斯盾艦。據悉,調查人員需要對兩船的相對位置和速度等細節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得出定論。

  目前,日本海上保安廳已經開始登上菲律賓貨輪,展開調查;但根據《日美地位協定》,出事的美軍戰艦當時正在執行任務,因此美方享有優先調查權——也就是說,“菲茨杰拉德”號到底發生了什么,將完全由美軍單方面說了算——這樣的調查結果可信嗎?

17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美國最強戰艦發生了什么?

圖文簡介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事發時,集裝箱貨輪在“宙斯盾”艦的后方行駛隨后發生了沖撞。